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
下灘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發更。
兩岸漁樵稍燈火,滿江風露更波聲。
病身只合山間老,半世長懷客里情。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下灘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發更。
兩岸漁樵稍燈火,滿江風露更波聲。
病身只合山間老,半世長懷客里情。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順流而下一天就走了三天的路程,到達盈川時已經是二更天了。兩岸漁人和樵夫家中閃爍著點點燈火,滿江都是風露和波浪的聲音。我這病弱的身體只適合在山間終老,半輩子都懷著客居他鄉的愁情。西邊天空有顆大星如玉石般明亮,陪伴著我難以入睡,還朝著我發出光亮。
三程:三天的路程。
發更:二更天。
只合:只應該。
玉李:像玉石一樣的李子,形容星星明亮。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正處于漂泊羈旅之中,身體有病,在盈川市夜宿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羈旅愁情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自然的文風。
霍山古北鎮,勢尊出群麓。山深異風景,春盡樹未綠。居人苦多寒,鑿土為住屋。屋頂土元厚,亦種麻與菽。乃知此方民,猶有上古俗。我欲拜其廟,日斜去程促。窯煙斂暝色,牛羊半歸牧。征途多崄巇,村館早尋宿。
五湖耕釣足生涯,推轂翻令與覆車。角為乞歸曾誓馬,足緣輕出不成蛇。三年祇是留皮骨,六尺從新費齒牙。任道吳興荊棘在,也應春雨萬人家。
紅顏辭舊國,華發尚羈人。軒冕非吾愿,風塵老此身。梁鴻五噫發,子建七哀頻。玄閣年年閉,花林□舊春。
文皇南面日,劉楚北游時。抗疏三公府,高名四海知。近臣推得士,公論果無私。坐置昌平策,歸尋后土祠。仲容為侄好,王述豈人癡?驥子難籠絡,鹓雛足羽儀。氣紆商女怨,賦解洛神悲。淮左辭攀桂,商顏罷茹芝。長裾今已曳,好爵固應縻。送子難為別,西門折柳枝。
石曾曾兮寫琴泉。洲重洲兮隱釣船。美人兮收綸。湛空江兮遙天。鶴汀鳧渚兮長短相憐。羌林水兮翳然。我所思兮濠濮之間。澹松云之滿幾,服芝術以忘年。
君不見范公嗜義如飲食,范公庇族如羽翼。親疏百口百不憂,養生送死皆公力。公存公亡猶一日,有田供需惠無極。伐石紀事莊上頭,大書特書高十尺。李君車馬有行色,下馬讀碑三嘆息。若見甘棠思召伯,若對澧流思禹跡。李君亦豈尋常人,身小才大氣正直。博學強記無與敵,平步便當超九棘。十年小心職文墨,階次悠悠鬢將白。故園已筑梅花莊,此意含仁我先識。嗚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買接東西陌。
花謝花開誰與說。紅是相思,綠是愁時節。鏡里容光看易歇,春風處處聞鶗鴂。可奈相思成刻骨。未死爐灰,總作回腸熱。夢后樓臺終隔絕,昨宵花雨今宵月。
白頭郎吏合歸耕,猶戀君恩典郡城。已覺功名乖素志,祇憑詩酒送浮生。剛腸減后微微諷,病眼昏來細細傾。樽杓不空編集滿,未能將此換公卿。
船頭夜靜天如水,渡口潮平月在江。燈影搖波風不定,老龍吹浪濕篷窗。
暮雨娥皇廟,春風西子城。相思行不得,更聽鷓鴣聲。
香江完璧奏膚功,濠鏡回歸行進中。夷虜千般售狡獪,鄧公一策化春風。玫瑰乍失昔時艷,荊樹異于前度紅。咫尺天涯曾捍格,于今同是主人翁。
寂寥銀燭與金盤,睡足簾前怯曉寒。不是詩人賞幽興,雨中深院有誰看。
長楊別苑碧山頭,扈蹕登臨暮靄收。正惜巖花過九日,卻憐湖月似中秋。樓臺近映滄波出,燈火深回翠輦游。連夕尚方傳賜酒,飛觴何幸藉林丘。
八年三度金山過,圖報君親總未能。磐石隱江清見底,濯纓無路愧山僧。
粉香翠影碧瑯玕,丹鳳林中第一竿。雨露恩濃磐石固,清風日日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