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南樓晚霽即景
夢破虛堂生暮愁,晚云將雨過南樓。西風掃凈長空翳,留得天邊桂子秋。
夢破虛堂生暮愁,晚云將雨過南樓。西風掃凈長空翳,留得天邊桂子秋。
玉皇香案吏,金闕禁垣卿。
寶壚烹日月,鐵尺鞭雷霆。
曉煉西山云,夜煎北斗星。
城南告樹精,吾家在瑤京。
地老天荒有悲懷,從知感物淚先零。
縱能作達同莊叟,豈但唧哀到宛陵。
情至文章泣神鬼,語深骨肉費丁寧。
滿園花事看如昨,秋夢孤尋忍獨醒。
郡齋多勝覽,隨處山拱揖。
一亭更留人,小立云百級。
峰巒方獻狀,霾霧且無集。
是中頗空洞,不礙山色入。
美刺詩之奧,予今得所歸。
議收天地遠,心到圣賢微。
雅頌藏興廢,蟲魚隱是非。
篇章三百五,一一數珠璣。
爾祖傳家唯此缽,
中雖無物不憂貧。
持從鬧市門頭過,
倒廩傾囷自有人。
言路開,城門塞,城門不塞言路塞。
靖康內禪亦可哀,城門言路已并開,二帝北狩何時回?
若耶溪邊日欲西,處處女郎采蓮歸。
濃妝艷艷照溪水,香風襲襲飄羅衣。
蘭槳輕搖下方沚,一雙鴛鴦忽驚起。
見此躊躇空自憐,征夫塞外何時旋。
涓涓萬古意,湛湛一塵無。
明月來窺鏡,宵寒露滴珠。
驟來驚辟易,久視益虛無。
咫尺星堪摘,波搖又走珠。
稍棲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歸。
嶺外魂驚書后夢,河梁淚灑別時衣。
渡江詎意逢袁叔,入洛猶能共陸機。
朱丘故人如寄憶,春來無數朔鴻飛。
九流三教日相從,南北分源豈二宗。舌上花生珠蕊現,心頭火滅玉毫封。云間何必存雞犬,天外由來有象龍。更向真如全覺地,肯依窠臼競時鋒。
一串尼珠出上方,千重彼岸費津梁。填坑塞竇功才滿,拯溺蘇焚意若創。便許空花隨地落,忍教沙界實田荒。從茲遍灑諸天露,速止人間六月霜。
天籟仍煩地籟驅,今人日向古人呼。有皆全有無還有,無到真無有亦無。非色非空非孰在,是心是佛是誰俱。千言莫羨函關紫,一葦長留面壁圖。
《悼亡》潘岳賦,《憶弟》杜陵詩。
百感逢秋集,孤吟有夢知。
寓公嗟落寞,病骨枕支離。
余亦同枯寂,蕭蕭換鬢絲。
花事闌珊春已暮。客里韶光,半在愁中度。
深院黃昏人不語。無聊獨把心香炷。
啼鳥催歸聲故故。悵望云山,目斷江南路。
幽怨滿懷憑若訴。羅襟淚落無重數。
大兒憐余老,艱苦知自持。
小兒初學語,喃喃索餅飴。
兩女強解事,繞膝向我啼。
問女一何啼,哀哀前致詞。
無衣長苦寒,無食長苦饑。
況復當弱齡,值此深秋時。
嚴風雜浩雪,凜冽摧肌皮。
粗絺裹枵腹,性命安能支。
聽之生慚赧,欲答心先悲。
心悲強歡笑,握手雙提攜。
撫摩為拭淚,甘言相戲欺。
緬彼蒙袂子,困阨嘗如斯。
嗟來恥不食,溝壑分所宜。
奈何小兒女,亦同罹此危。
報得韓仇樹漢功,也曾安受列侯封。若教信越長無恙,未必山中有赤松。
不將秦事作前徵,此日誰知大廈傾。回首森森梁碭樹,絕無風雨鳳巢清。
早承知遇跡兼奇,更覺威權暗已移。休道還山便忘國,瀕行猶誦摘瓜詞。
收得還山御賜詩,一生風致后人知。如何杜鎬陪恩宴,只誦移文不屬辭。
粟玉開花顏色新,
秋光未覺減陽春。
蕭然不受風埃涴,
知是高標可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