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二首 其二
歇處何防更歇些,宿頭未到日頭斜。
風煙綠水青山國,籬落紫茄黃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賒。
老夫不是如今錯,初識陶泓計已差。
歇處何防更歇些,宿頭未到日頭斜。
風煙綠水青山國,籬落紫茄黃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賒。
老夫不是如今錯,初識陶泓計已差。
歇腳之處不妨再多歇一會兒,住宿的地方還沒到,太陽已經西斜。這里是風煙繚繞的綠水青山之國,有籬笆圍著種著紫茄和黃豆的人家。雨水充足,一年的農事就有了著落,我已經走了三天,離目的地還遠。我老頭子不是現在才犯錯,當初結識筆墨打算寫作就已失策。
歇處:休息的地方。
宿頭:住宿的地方。
風煙:指自然景色。
籬落:籬笆。
生事:農事。
去程賒:離目的地還遠。
陶泓:指筆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中,看到鄉村的寧靜生活,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以鄉村旅途見聞為主題,描繪鄉村風光和農事生活,主旨是表達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語言質樸,風格清新,在展現鄉村之美的同時,蘊含著人生思考。
巖光驚早起,江閣雨殘時。
煙鳥去無盡,風潮來不知。
櫻桃分餉客,芍藥對題詩。
四月山中好,幽禽莫負期。
一帶云山如夢里,
片帆別處不分明。
傷心只說寒塘柳,
泣雨啼煙送我行。
憶昔初乘上峽船,雪灘云岫過聯翩。
匆匆不暇尋高隱,遺恨于今四十年。
黃龍白馬現今朝,頻訪山僧不憚遙。
卓錫時聞翔鶴響,譚經惟見雨花飄。
寒園病叟空泉甕,小市歸人只木橋。
萍水與師成夙契,傾心獨許遠公招。
少狂費盡一生心,叢稿如山雪滿簪。
楊子雕鐫誇賦麗,唐人鍛鍊說詩深。
寒來尚可披裘釣,窮殺何妨帶索吟。
社友蕭疏吾老大,安知來者不如今。
扁舟乘興到山光,
古寺臨流勝氣藏。
慚愧南風知我意,
吹將草木作天香。
貴仕龜鉆筴,閒居馬脫鞿。
冠塵昏舊制,帶眼剩新圍。
堆案書郵少,登門刺字稀。
掩關灰木坐,休示季咸機。
娉婷未嫁惜琵琶,
借與詩人著意誇。
不數前人推引曲,
只矜趙女綺羅花。
臨水樓臺認水痕,頹垣強半似荒村。縱然絲管猶前日,衰柳依依斷客魂。
故宮遺址已茫然,坐對斜陽話逝川。嗚咽久消淮水恨,小朝短甚革除年。
一簟春風醉兀然,不須長借酒家眠。
最宜樹色窺簾入,休管蛛絲隔幔牽。
心遠神馳黃鵠外,夢回身寄白云邊。
何年高枕希夷峽,不用華山僦屋錢。
尋常小別上蘭舟,回首山城見玉樓。
今夕依然開畫槳,前行不覺過芳洲。
如何枕上醒孤夢,翻憶閨中作遠游。
聽盡船頭風與水,綠波東下淚西流。
門前烏桕樹,樹底一人行。
苦愛清秋色,閑聽伐木聲。
風吹寒霧散,日射午嵐輕。
誰識悠悠者,幽居不用名。
述依憂前舊,比求推生背。□□□□□,以休知亨最。
依憂前舊比,求推生背佛。希留然祐以,休知亨最述。
憂前舊比求,推生背佛希。留然祐以休,知亨最述依。
一代騷懷歸護惜,雅詞傳自君家。天風浩蕩思無涯。濟時鶯喚夢,游藝筆胎花。
絕域歸來情愈摯,羅胸萬象紛挐。紅牙拍遍換銅琶。眼中何限事,處處隱悽笳。
相思鸞發夢潮收,
別有雕欄深樣愁。
明月為他顏色盡,
止憑煙兩到長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