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京仲遠所藏楊補之紅綾上所作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風裂山吹脫耳。長江萬頃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詩翁曉起鬢髼松,縮頸微掀黃篾篷。夜來急雪已晴了,東方一抹輕霞紅。
江梅的皪開獨樹,篷間截入梅尺許。老干新枝紫復青,花雕白玉須黃金。
滿身滿面都是雪,梅雪卻與霞爭明。不知詩翁何處得霜鋸,和雪和梅??將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吳剛修月斧。下無根干上無梢,一眼橫陳梅半腰。
東省拈出寒蕭蕭,至今花頭雪未銷。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風裂山吹脫耳。長江萬頃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詩翁曉起鬢髼松,縮頸微掀黃篾篷。夜來急雪已晴了,東方一抹輕霞紅。
江梅的皪開獨樹,篷間截入梅尺許。老干新枝紫復青,花雕白玉須黃金。
滿身滿面都是雪,梅雪卻與霞爭明。不知詩翁何處得霜鋸,和雪和梅??將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吳剛修月斧。下無根干上無梢,一眼橫陳梅半腰。
東省拈出寒蕭蕭,至今花頭雪未銷。
北方的云昏暗,仿佛垂到地面,北風猛烈如刀,似乎要吹掉耳朵。長江上一片浩渺,只有一艘小艇,詩人一夜被雪寒侵擾難以入睡。清晨詩翁起來,鬢發蓬松,縮著脖子微微掀開黃篾篷。昨夜的急雪已經停了,東方出現一抹輕紅的云霞。江邊有一棵梅花獨自綻放,從篷間看進去能看到約一尺的梅花。老枝新枝有紫有青,花朵如白玉雕琢,花蕊似黃金。詩翁滿身滿臉都是雪,梅花、雪與霞光相互爭輝。不知詩翁從哪里找來像霜一樣鋒利的鋸子,連雪帶梅一起挖走。怕是并州的快剪刀,不然就是吳剛修月的斧頭。這梅花沒有根干也沒有梢頭,只橫陳著半腰部分。京仲遠拿出來這幅畫,寒意撲面而來,到現在畫里的梅花上雪還未消融。
朔云:北方的云。
髼松:形容頭發蓬松。
的皪:鮮明的樣子。
霜鋸:形容鋸子鋒利如霜。
??:挖。
東省:指京仲遠。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楊補之是南宋著名畫家,擅長畫梅。京仲遠收藏其畫作,詩人看到這幅紅綾上的著色掀篷梅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南宋繪畫藝術繁榮,文人雅士之間有收藏和品鑒畫作的風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補之的畫作。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生動,將畫中景展現得栩栩如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繪畫藝術的關注和用詩歌品評畫作的文化現象。
陛辭曉出薊門西,旭日東風聽馬嘶。瀲滟春醅留客醉,間關好鳥向人啼。功名事業登臺省,景物江湖入品題。回首京華猶咫尺,九天宮闕接云齊。
春流萬派咸朝宗,揚帆仙客乘天風。白浪滿江作咆虎,青山兩岸如飛龍。推篷曉發清河北,捩舵晚泊維揚東。回瞻天闕五云表,郁蔥佳氣浮空濛。
曉云輕,晴旭早。摘取紅英,欲換榆錢小。喚過短墻經曲道。清脆吟腔,遠遠酬啼鳥。
雨初晴,春正好。忍貸韶光,不管東皇惱。閑倚樓頭聽漸杳。幾陣回風,微送馀香裊。
鄖城東北似齊宮,四塞煙巒望望同。忽結樓臺銀海上,盡收天地玉壺中。從他柳絮能千點,笑殺梅花僅幾叢。撫罷朱弦君自聽,那能不讓郢人工。
雪后登樓思渺然,南為梁苑北秦天。微吟謝氏成圭句,忽憶陽生種玉田。報瑞青祇裝暫改,淩空白鳳羽全捐。俱言此日初名谷,太史應書大有年。
芳蓮九蕊開新艷。輕紅淡白勻雙臉。
一朵近華堂。學人宮樣妝。
看時斟美酒。共祝千年壽。
銷得曲中夸。世間無此花。
園中眾花以色勝,
一二色少以香多。
夜深獨起坐風露,
時有清聲聞落柯。
歲戊戌秋傾魯蓋,公楊勛甫共吳船。
攀蘿自此門闌密,寓茇經年里闬連。
二十六番新火變,四千石帥舊情堅。
萬間忽作堂堂壞,杜屋無茅始可憐。
莫向奇功震海濱,
藏弓烹狗事頻頻。
試看江上垂綸者,
曾是沙場慣戰人。
三十年來懶賦詩,不堪勾起舊情絲。
復興園里花初放,明德村頭月上遲。
緣盡終當兩地別,愁來自覺幾分癡。
人生離合尋常事,塵海茫茫孰可知。
韓蘇筆力不到處,石破天驚自著書。未悔居夷從鳳鳥,真看橫海掣鯨魚。河山煙點齊州外,文字雷屯草昧初。聞說雞林爭購集,百蠻齊拜孝廉車。
中原有客正悲歌,事去曾揮指日戈。誰解聞鼙思將帥,誓將傾簣障江河。詩篇涕淚唐天寶,夢寐賢良漢特科。遙寄尺書滄海曲,古來義士島人多。
朝聞百鳥鳴相呼,春風幾日來庭除。閉門病客一事無,強起尋花破羈孤。
城北十畝開精廬,野塘石磴相縈紆。入門一笑回清矑,青枝紅萼千萬株,繁英亂蕊密復疏。
橫斜偃蹇各有態,墮落荒寒誰與娛。我來手把青珊瑚,天風習習吹五銖。
羅袂無聲侵玉膚,綽約?娟仙藐姑,餐霞吸露清而姝。無言獨立意有馀,令我綺念無由除。
一朝宿痼如亡逋,憶昔看花與子俱。錦茵醉倒還相扶,賦詩彩筆追吳歈。
越才蜀雋聯襟裾,五年坐惜風煙徂。故人流落天一隅,今來對花意踟躕。
恨無玉斝相斟,安得千里郵君書,扁舟歸來沽玉壺。
春風喚起花魂蘇,莫遣煙雨堆寒蕪。
太常醉搦紫宣毫,不寫李王金錯刀。
閣舍朝回卷簾處,楚江風雨戰秋濤。
舊宅依稀練水傍,古墩幽竹自成行。
披圖卻似身重到,刺眼翛翛鳳尾長。
海鷗馴野性,瑤草寄玄思。
但愛青林好,安知白日移。
薄霜沾小徑,寒月隱高枝。
綣此幽棲處,簪纓非所知。
帝所森嚴寂不喧,
九關虎豹守天門。
何人奏事含風殿,
日晏鳴珂下紫垣。
新街如拭過鳴騶,
芍藥酴醾競滿頭。
十里珠簾都捲上,
少城風物似揚州。
回頭猶見折腰時,
才到朝班便得麾。
誰合相從公外樂,
玉鱗新出使君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