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延之檢正直廬窗前紅木犀一小株盛開戲呈延之
水沈國里御風歸,栗玉肌膚不肯肥。
元是金華學仙子,新將柿葉染秋衣。
不應裝束追時好,無乃清癯悔昨非。
為妬尤郎得尤物,故將七字惱芳菲。
水沈國里御風歸,栗玉肌膚不肯肥。
元是金華學仙子,新將柿葉染秋衣。
不應裝束追時好,無乃清癯悔昨非。
為妬尤郎得尤物,故將七字惱芳菲。
好似從水沉香料的國度乘風歸來,有著美玉般的肌膚卻不豐腴。原本是金華山學道的仙子,剛用柿葉染就了秋衣。不應去追求時髦的打扮,莫非是清瘦后后悔從前的作為。是嫉妒尤郎得到這奇異的花,所以寫下這詩來逗弄這芬芳的花木。
水沈:即沉香,這里形容花的香氣。
栗玉:形容花的顏色如美玉。
元:同‘原’。
清癯:清瘦。
尤物:指珍奇的花卉,這里指紅木犀。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尤延之即尤袤,正直廬是官員值班之處。詩人看到尤袤窗前紅木犀盛開,便作詩相贈,可能是在日常的工作環境中,因花的美麗觸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紅木犀的高雅不俗。其突出特點是想象奇特,以新穎的比喻描繪花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靈動的創作風格。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余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猨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翠屏瀑水知何在,鳥道猨啼過幾重。
落日獨搖金策去,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欲買云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
停午聞山鐘,起行散愁疾。
尋林采芝去,轉谷松翠密。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舊游,過憩終永日。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幾春。
深藏武陵客,時過洞庭人。
白發慚皎鏡,清光媚奫淪。
寥寥古松下,歲晚掛頭巾。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麗色異人間,珊珊搖珮環。展禽恒獨處,深巷生禾黍。城上飛海云,城中暗春雨。適來鳴珮者,復是誰家女。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歸逕雖可尋,天陰光景促。憐君貞且獨,愿許君家宿。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艷質誠可重,淫風如禮何。周王惑襃姒,城闕成陂陁。
嘆逝翻悲有此身,
禪房寂寞見流塵。
多時行徑空秋草,
幾日浮生哭故人。
風竹自吟遙入磬,
雨花隨淚共霑巾。
殘經窗下依然在,
憶得山中問許詢。
晉代有儒臣,當年富詞藻。
立言寄青史,將以贊王道。
遼落緬歲時,辛勤歷江島。
且言風波倦,探涉豈為寶。
不遇庾征西,云誰展懷抱。
士貧乏知己,安得成所好。
舉目傷蕪沒,
何年此戰爭。
歸人失舊里,
老將守孤城。
廢戍山煙出,
荒田野火行。
獨憐浉水上,
時亂亦能清。
殷后亂天紀,
楚懷亦已昏。
夷羊滿中野,
菉葹盈高門。
比干諫而死,
屈平竄湘源。
虎口何婉孌,
女媭空嬋媛。
彭咸久淪沒,
此意與誰論。
郡守虛陳榻,
林間召楚材。
山川祈雨畢,
云物喜晴開。
抗禮尊縫掖,
臨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
誰薦和羹梅。
翰墨緣情制,
高深以意裁。
滄洲趣不遠,
何必問蓬萊。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戍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天涯望不盡,日暮愁獨去。
萬里云海空,孤帆向何處。
寄身煙波里,頗得湖山趣。
江氣和楚云,秋聲亂楓樹。
如何異鄉縣,日復懷親故。
遙與洛陽人,相逢夢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
倚棹對滄波,歸心共誰語。
茫茫葭菼外,
一望一霑衣。
秋水連天闊,
涔陽何處歸。
沙鷗積暮雪,
川日動寒暉。
楚客來相問,
孤舟泊釣磯。
國用憂錢谷,
朝推此任難。
即山榆莢變,
降雨稻花殘。
林響朝登嶺,
江喧夜過灘。
遙知驄馬色,
應待倚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