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其二
代邸躬仁儉,湯孫世圣賢。
誰云無二日,今恰見三天。
甲觀初寒夕,神光似晝然。
前星那解老,何但八千年。
代邸躬仁儉,湯孫世圣賢。
誰云無二日,今恰見三天。
甲觀初寒夕,神光似晝然。
前星那解老,何但八千年。
像漢文帝在代國時一樣躬行仁義節儉,商湯的子孫世代都是圣賢之人。誰說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如今正好見到了日、月、星三光。在太子所居的甲觀初寒的夜晚,神異的光芒如同白晝一樣。太子這象征著儲君的前星不會衰老,何止能享有八千年的福壽。
代邸:漢文帝劉恒在稱帝前為代王,居代國。這里借指太子有漢文帝般的品德。
湯孫:商湯的子孫,這里指皇室子孫。
二日:古代以日比喻君主,“無二日”表示天下無二主。這里說“今恰見三天”,三天指日、月、星三光,可能寓意太子地位重要,如同三光般閃耀。
甲觀:漢太子宮有甲觀,后泛指太子宮。
前星:古人以三星中的前星代表太子。
此詩是為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而作。在古代,皇太子生辰是重要的宮廷慶典,臣子們會獻詩祝賀,以表達對皇室的忠誠和對太子的美好祝愿。創作時應是在宮廷相對穩定、祥和的環境下,詩人懷著恭敬之心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皇太子生辰,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賀詩的創作風格和文化氛圍。
行路難如此,登樓望欲迷。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羈棲。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鼙。雙雙新燕子,依舊已銜泥。
天畔登樓眼,隨春入故園。戰場今始定,移柳更能存。厭蜀交游冷,思吳勝事繁。應須理舟楫,長嘯下荊門。
伊昔黃花酒,如今白發翁。
追歡筋力異,望遠歲時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與關塞,此日意無窮。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聞道花門將,論功未盡歸。
自從收帝里,誰復總戎機。
蜂蠆終懷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濕漢臣衣。
青山意不盡,袞袞上牛頭。
無復能拘礙,真成浪出游。
花濃春寺靜,竹細野池幽。
何處鶯啼切,移時獨未休。
草滿巴西綠,空城白日長。
風吹花片片,春動水茫茫。
八駿隨天子,群臣從武皇。
遙聞出巡守,早晚遍遐荒。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圣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幽薊余蛇豕,乾坤尚虎狼。諸侯春不貢,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無勞問越裳。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
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由來強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盜滅人還亂,兵殘將自疑。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
領郡輒無色,之官皆有詞。愿聞哀痛詔,端拱問瘡痍。
籍甚黃丞相,能名自潁川。近看除刺史,還喜得吾賢。
五馬何時到,雙魚會早傳。老思筇竹杖,冬要錦衾眠。
不作臨岐恨,惟聽舉最先。火云揮汗日,山驛醒心泉。
遇害陳公殞,于今蜀道憐。君行射洪縣,為我一潸然。
城晚通云霧,亭深到芰荷。
吏人橋外少,秋水席邊多。
近屬淮王至,高門薊子過。
荊州愛山簡,吾醉亦長歌。
江水長流地,山云薄暮時。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
舊國見何日,高秋心苦悲。
人生不再好,鬢發白成絲。
牛頭見鶴林,梯逕繞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九日應愁思,經時冒險艱。
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
小驛香醪嫩,重巖細菊斑。
遙知簇鞍馬,回首白云間。
野興每難盡,江樓延賞心。歸朝送使節,落景惜登臨。
稍稍煙集渚,微微風動襟。重船依淺瀨,輕鳥度層陰。
檻峻背幽谷,窗虛交茂林。燈光散遠近,月彩靜高深。
城擁朝來客,天橫醉后參。窮途衰謝意,苦調短長吟。
此會共能幾,諸孫賢至今。不勞朱戶閉,自待白河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