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辰告愚齋
圣門如天不可梯,諸子欲以智取之。
杏壇獨立無個事,只有回愚也大奇。
吾黨少年子黃子,問津陋巷參顏氏。
只今此事冷如漿,來年八月槐花黃。
圣門如天不可梯,諸子欲以智取之。
杏壇獨立無個事,只有回愚也大奇。
吾黨少年子黃子,問津陋巷參顏氏。
只今此事冷如漿,來年八月槐花黃。
圣人的學問就像天空一樣高不可攀,諸子想要用智謀去獲取它。孔子在杏壇獨自站著沒別的事,唯有顏回看似愚笨卻十分了不起。我們這一輩的少年人黃子,到陋巷探尋學問去參學顏回。如今求道這件事冷得像冷漿,來年八月槐花又黃了。
圣門:指圣人的學說、學問。梯:攀登。
杏壇: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回愚:顏回看似愚笨,實則大智若愚。《論語·為政》:“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問津:本指詢問渡口,后泛指探求途徑或嘗試。陋巷:顏回所居之地,《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參:參學、學習。
來年八月槐花黃:唐代科舉考試在八月放榜,此時槐花正黃,后因以“槐花黃”指科舉考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重科舉、輕學問的風氣,詩人有感于此,借贊美顏回潛心學問,鼓勵少年黃子追求真正的圣人之道。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追求圣人學問,以顏回為榜樣,安貧樂道、潛心鉆研。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以質樸語言表達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學術風氣和文人的思想傾向。
世泰時豐芻米賤,買酒頗有青銅錢。夕陽半落風浪舞,舟船入港無危顛。烹鮮熱酒招舍己,滄浪迭唱仿扣舷。醉來舉盞酹明月,自謂此樂能通仙。遙望黃塵道中客,富貴于我如云。
兩朵三枝梅正新,不疏不密最忺人。花枝夾徑嗔人過,絓脫老夫頭上巾。
思悲翁,在彼西山,我心悹。謂我癙憂,孰可終?楸梧郁郁,松柏依依。翁歸曷之?所莫知。鳳鳥不至梟于飛,昕不旦出目無輝。已焉哉!陸行舟,水行車,復何歸禍夫騰驤?雅人微我思也,憫先人云胡亡,哀我生遘二喪。嗚呼!蒼天曷有常?悲夫!
繞庭桑柘雨馀肥,郊外人來采得歸。太守愛民何吝此,正期蠶熟早成衣。
天涯誰復為情親,樗散襟期莫比倫。徐邈盡今夸酒圣,魯褒何苦著錢神。月宮有桂曾通籍,溟海無槎可問津。把鏡卻憐雙鬢雪,多君遠訪玉溪濱。
瀠流入咽琉璃吐,老去姮娥眠玉兔。村娃閒斗隔溪砧,轆轤自攪蟾蜍步。催卻鮫人頻為織,冰窟成衣云臼食。寒巖逗雨乍停風,溜涌舂高曾未息。吟蟬相杵夜無聲,山魈寂寂點鼉更。惟有殘霞搗難碎,晴光曉曳長天明。
淮甸風煙接海門,甘棠隨處綠陰蕃。人傳舊德歌三異,帝有新恩賁九原。華表月明蒼樹合,寶函春動彩云翻。鄉人應悔籯金誤,衰草荒墳泣斷猿。
洛陽春色畫圖中,幻出天然奪化工。不泥繁華競紅紫,一般清艷領東風。
揖遜承虞治,謳歌與啟賢。御圖才五載,垂統可千年。明有重離繼,高居太極先。四朝三內禪,盛美古無傳。億兆方同慶,三宮洽孝慈。坤輿俄?衛,天極遂纏悲。共憾遺丹鼎,無由奉玉卮。光輝終不熄,徽號日星垂。
煙光三月柳初齊,是我江南鄉思移。百代誰人情獨重,六朝如夢字空題。不隨宇宙層層變,且向芳菲處處迷。翻轉地球看側面,草堂卻在地球西。
桓桓鄺將軍,號令甚嚴肅。荒村人夜行,空谷鬼晝哭。風霆無留滯,迅若置郵速。昨日歸牽牛,推恩及茅屋。
荒墟屬晚眺,日暮煙華消。落花散芳渚,孤云度晴霄。感物微情切,懷人幽思遙。辛夷花未發,難寄最長條。
行不得哥哥,未曙登程日已蹉。腹饑足趼可奈何,前山雨暗豺虎多。脫褲脫褲,破碎一針無補處。誰持篋中新,換我身上故。但得深閨有孟光,年年褲破亦不惡。
廬山天下奇,良游遂平素。江帆渺何之,連峰散晴霧。云端五老人,粲然風骨露。青衣或來迎,木客時相遇。夜坐松底石,天燈知幾處。忽聞巖際鐘,忘卻東林路。
出水芙蕖不染埃,夾堤楊柳好風開。西湖七月天流火,獨對清波避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