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端明赴召
紫泥夜下日星暉,赤舄朝看袞繡歸。
中國如今相司馬,四夷見說問非衣。
金魚玉帶明霜鬢,斗極臺符拱太微。
衛武年齡子儀考,一身雙美古來稀。
紫泥夜下日星暉,赤舄朝看袞繡歸。
中國如今相司馬,四夷見說問非衣。
金魚玉帶明霜鬢,斗極臺符拱太微。
衛武年齡子儀考,一身雙美古來稀。
夜里降下帶著帝王詔書的紫泥,閃耀著日星般的光輝,清晨就能看到您穿著紅鞋、身著禮服榮耀歸來。如今國家任用您這樣的賢才為相,四方的少數民族聽說后都打聽您的消息。您佩戴著金魚符和玉帶,映襯著霜白的鬢發,北斗星和臺符都拱衛著太微垣,象征著您地位尊崇。您有衛武公的高壽和郭子儀的功績,一人兼具這兩種美好,自古以來都很稀少。
紫泥: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实墼t書用紫泥封緘,這里指皇帝的詔書。
赤舄(xì):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后泛指貴官所穿的鞋。袞繡: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
中國:指中原地區。司馬:古代官職名,這里指胡端明擔任的宰相之類的重要官職。
四夷: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稱。非衣:“裴”字的隱語,這里可能是指胡端明。
金魚玉帶:唐宋時高官的服飾。金魚符是官員的身份憑證,玉帶是官員束腰的服飾。
斗極:北斗星。臺符:星名,這里象征著重要的官職。太微:太微垣,星官名,古人認為是天帝的南宮,這里象征著朝廷。
衛武:衛武公,周代衛國國君,以賢明和高壽著稱。子儀:郭子儀,唐代名將,有平定安史之亂等功績,德高望重。考:高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來看,當時胡端明受到皇帝的征召即將入朝擔任重要官職。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對胡端明的祝賀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胡端明赴召入朝為相。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用典恰當,生動地描繪出胡端明的榮耀和國家的興盛。在文學上,展現了宋代送別詩中對友人仕途升遷的美好祝愿和贊美風格。
君不記,犬之年,羊之月,辟歷一聲天地裂。
倚欄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云衣潤。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為花忙損。笑舊家桃李,東涂西抹,有多少、凄涼恨。
擬倩流鶯說與,記容華、易消難整。人間得意,千紅百紫,轉頭春盡。白發憐君,儒冠曾誤,平生官冷。算風流未減,年年醉里,把花枝問。
萬工填巨海,千古作良田。
令史蘭臺絕妙辭,
燕然終欲樹豐碑。
雄風為震葡萄塞,
《小雅》應歌《杕杜》詩。
豈有天心歸白帽,
誰憐地角望朱旗。
鳳林魚海皆王土,
莫遣蒼生盡淚垂。
游獵呼鷹出孟諸,
萬家歌吹足儲胥。
偃師召對今何日,
賜有君王尺一書。
湖岸見亭館
誰家長鎖門
主人寧好事
淥水但名園
借我安茅屋
容君共酒樽
風波正奔走
獨立望江村
渥洼龍種雪霜同,
毛骨天生氣格雄。
八駿齊觀南苑里,
豈誇當日玉花驄。
白日西馳,大江東注。朝朝暮暮相逢處。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檣,波心鐘鼓。后人又逐前人去。莫將詞句擲寒濤,多情恐惹蛟龍怒。
古作海虞城,量地帶山麓。
中藏七道水,橫亙東西屬。
建號曰琴川,焦尾天然琢。
雨添韻自清,風蕩波寧濁。
近脈尚湖通,支流梅里續。
憶昔幾宰賢,蒞茲顧名目。
惟飲吳中水,能彈宓子曲。
今艤宦游航,載歸賦倍粟。
冷冷只此存,清聽銷塵俗。
斷煙疏竹鎖樓臺,鄀子如今安在哉。明滅故城無限意,紫薇花傍夕陽開。
新蟬無數咽新秋,故國伊誰伴我愁。夜靜月明風動竹,也疑離殿過歌喉。
愛盡哀還積,年踰恨未除??针A殘日里,愁見舊羅襦。
客里維舟夜,懷中拜月明。邇來三五夕,見月倍傷情。
東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萬仞青。
寺辟煙霞通鳥道,風回島嶼帶龍腥。
大紅毛國瞻金界,小白華山譯《貝經》。
水激三千堪一笑,鵬飛今已到南溟。
名場削籍滯長安
幾載悲歌行路難
海角一椽思野處
天邊孤鶴任高盤
為郎顏泗虛遷尉
多病文園欲掛冠
潦倒風塵知己盡
桂叢深處擬追攀
紫陌輪蹄蹴暖塵,野猿啼處盡游人。相逢共道看花去,徑草誰憐也得春。
嵐翠霏霏濕澗蘿,青山應喜我來過。莫教杜宇催春去,花落東風已自多。
蘋浦涼風裊鬢絲,釣魚兼得賦新詩。舟移不向江橋泊,意在西巖日莫時。
一千八百隋家路,
兩岸青青入帝都。
可惜翠華南渡后,
舊時楊柳一株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