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居漫興 其十四
風來柳線轉媚,雨過桃華更妍。著履繞堤散步,自言不減神仙。
風來柳線轉媚,雨過桃華更妍。著履繞堤散步,自言不減神仙。
六月蕭然似晚秋,登高重整木綿裘。
即看滿澗泉初出,知是前巖雨乍收。
碧嶂旋隨孤鳥沒,白云常傍古松留。
幽芳一路無人采,何處三山更十洲。
通身一具金鎖骨,
堪與人天為規則。
要識臨濟小廝兒,
便是當年白拈賊。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從之巫山高。
登崖遠望涕泗交,我之懷矣心傷勞。
佳人遺我筒中布,何以贈之流黃素。
愿因飄風超遠路,終然莫致增永慕。
筍輿遙辱到清溪,霜鬢俱憐識面遲。
綠酒細論宗族誼,青燈頻析古今疑。
光先事業根須厚,為已功夫志莫移。
別后分陰勤愛惜,重逢未卜是何時。
野水靜不流,孤云澹無既。獨鶴夜飛來,遠帶高寒氣。
山崖倒垂枝,天風漫吹折。貞操耐歲寒,常此心如鐵。
皚皚月墜地,蕭蕭風滿林。相思勞寄贈,寥落故人心。
何處東風早,江潭寂寞春。孤芳誰采擷,輸與弄珠人。
伯陽柱下史,曼倩金馬門。
大隱在朝市,何勞避世喧。
和璧與隋珠,慢藏盜斯存。
投售一失所,按劍足已捐。
徒為惻丹心,悲來胡能言。
堂堂曲江公,山川氣攸萃。忠節貫日星,時艱惜遭際。
當廷視奸諛,明明見肝肺。天不假上方,長安乃鼎沸。
鑾輿遠播遷,神氣幾乎墜。一時豈無人,十九甘泄泄。
李唐十數傳,賢相公獨最。廟食宜千秋,芳名應萬世。
鯫生涉仕途,城下輕舫繫。摳衣謁公祠,起敬復起畏。
治績怯夔龍,為公一揮涕。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
寸階可樹勛,不在公之位。借得公之位,愿與公永誓。
丹心照天地,前光后無愧。
柔情空自托瓊瑰,六義無關派漫開。
荑稗易豐終異谷,齒牙不惜為憐才。
群怨興觀思故訓,風云月露盡詩材。
莫將綺語爭哀艷,應識西昆是別裁。
秦吉了,生為漢禽死漢鳥。
塞南、塞北越禽飛,悵望故山令人老。
載鳴鳴華音,載飛飛華土;
翮折翅垂,夷敢我侮!
小草俄驚華發翩,歸來松菊轉依然。
才庸和鼎慚何補,身病抽簪喜獨先。
水石馀生惟藥餌,關河搔首尚烽煙。
皇恩賜賚親朋洽,共祝升平億萬年。
宛轉黃金白柄長,
青荷葉子畫鴛鴦。
把來不是呈新樣,
欲進微風到御床。
碧房不喜斗秾華,別將淺黛點生紗。鴨頭水,染來嫩,倩崔徐、描葉也如花。
春明外石徑天涯,露梢何處蘸青霞。從今識,畫圖面,問洛陽、紅紫在誰家。
四望黯同云,
平湖墮銀漢。
一葉柳邊來,
應是寒澌泮。
單于貪漢物,中國避天驕。
賜予金銀貴,行來玉帛遙。
悲傷賈太傅,慷慨霍嫖姚。
慟哭辭新第,英雄未可招。
故園又復返沙亭,繞屋峰巒作畫屏。兄弟行中吾與子,遺書真解讀騷經。
素館依然水木間,四圍多是未名山。最高峰好惟煙管,與子長乘采藥閒。
無多白發不教催,一月童顏駐一回。吾道自令顏色好,金精石髓本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