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馬承禎上劍鏡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鑒表容質,佩服為身防。
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鑒表容質,佩服為身防。
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寶鏡蘊含著天地之象,神劍契合著陰陽之道。日月輝映出明亮光彩,星斗構成了美妙文章。鏡子能映照人的容貌氣質,佩戴神劍可防身護體。從此開始賞玩這些寶物,能永遠修德且保長壽安康。
寶照:寶鏡。
合陰陽:契合陰陽之道,古代認為劍有陰陽屬性。
麗:附著,輝映。
裁文章:構成美妙的文彩,這里指星斗排列如文章般美妙。
寫鑒:映照。
佩服:佩戴。
永德:永遠修德。
司馬承禎是唐代著名道士,善書法,工篆、隸,自號“白云子”。唐玄宗對其頗為敬重。此詩可能是唐玄宗在司馬承禎獻上劍鏡后所作回應。當時道教盛行,皇帝與道士交往頻繁,此詩體現了皇帝對道家寶物的重視以及對道家思想中陰陽、長壽等觀念的認同。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司馬承禎所獻劍鏡的喜愛與重視,以及對修德長壽的追求。其特點是將道家思想融入對寶物的描寫中,語言工整優美。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唐代詩歌與道教文化的交融。
翹首精神欲奮揚,幾從開闔見陰陽。千崖忽敞中原日,六月長飛使者霜。在昔鈞天青帝坐,即今封地白云鄉。還應五岳都游遍,乞取安期火棗嘗。
誰移滿天星,來綴壁間柳。熏風漸南吹,疑復即重九。聞此報春開,春盡竟不朽。豈以我未出,執意留相就?久已老春心,近更止春酒。相對固歡洽,報子亦何有?唯有胸中詩,能作忸怩丑;贈子為反襯,子美或愈厚。山中有野物,其膽壯如虎,欲攀萬丈壁,試覽山河古。此物竟誰何,乃向樓墻附。營營窺蘭窗,為人作媚嫵。城中百萬家,戶戶皆見汝。誰識抗志者,山中有汝祖?速返復何疑,豈欲激吾怒。松竹清寧夜,明月相待苦。
樽酒離筵淚自潛,青青柳色送陽關。可堪蘇武重攜手,況對劉賁一汗顏。客夢驚回孤館月,歸帆看盡六朝山。五年兩度逢君別,腸斷羈人尚未還。
老去疏慵厭仕途,歸來林下學真如。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間一味愚。但得清尊長對客,縱添白發亦從渠。世間達宦多憂畏,胸次還能似我無。
道衰無侶自孤吟,時向林間坐夜深。情見兩忘誰共語,等閒辜負昔人心。
獨上高樓起晚愁,蒹葭衰柳繞長洲。征徭偏有三吳苦,杼柚真傷萬井秋。失侶孤鴻翻北叫,背人寒水自東流。憂時嘆逝心俱折,露草蛛絲尚未收。
我愛山中住,山中秋復春。白云長罨戶,來往斷無人。
槐根睡起巳千齡,又見茲軒一夢醒。深宮落葉秋滿地,誰家喬木陰當庭。遠游寥廓觀變幻,昏醉乾坤養性靈。我欲與君為寱語,請君暫向夢中聽。
道出仙都下,溪深草木閑。陰晴老農事,豐稔此心關。誰削千尋石,云藏萬疊山。王程元有限,那得更躋攀。
寂寂群山夢正香,迢迢織女會牛郎。此程可待成追憶,戲說當時夜叩房。
江上逢老郎,六月雙重布。瞳人戢電光,飛白寫輕霧。口不絕吟哦,喃喃若有訴。不知腸幾寬,容得許佳句。黃金類讎人,抵死不相遇。文章如可典,為君作詩庫。
雨里船中只好眠,不堪景物妒人閑。巖如玉案平鋪卻,饤饾真山作假山。船窗深閉懶看書,獨倚船門撚白須。雨共長河織青錦,金錢暈上滴真珠。
秦關望楚路,灞岸想江潭。幾人應落淚,看君馬向南。客游經歲月,羈旅故情多。近學衡陽雁,秋分俱渡河。回首河堤望,眷眷嗟離絕。誰言舊國人,到在他鄉別。
湘江兩岸鷓鴣啼,翠袖天寒日又西。可是無人伴幽獨,紛紛桃李下成蹊。
昔年漢殿含香客,此日譙城種藥翁。已分長休辭宦達,只愁多病迫途窮。發因青燭仍回綠,眼為黃精一駐紅。少緩營魂游岱岳,定攀仙駕訪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