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山中雜詩 其三
寒風客衣薄,依巖暴朝旭。坐久不知還,山童報黍執。
寒風客衣薄,依巖暴朝旭。坐久不知還,山童報黍執。
擁書公暇獨徘徊,連日江云黯不開。倏爾寒山鋪玉樹,無端平地起瑤臺。奇當錯落全成勝,巧至乘危半忽摧。安得負薪巖藪者,頻聞黃竹自天來。
鐘陵好,佳節慶元正。瑞色潛將春共到,臺星遙映月初升。賢帥為時生。人意樂,天宇亦清明。淡薄梅腮嬌倚暖,依微柳眼喜窺晴。和氣滿江城。鐘陵好,家世仰仙卿。衣帶不須藏貝葉,集賢何用化金瓶。且欲佐中興。期早晚,丹詔下天庭。不許南州猶弭節,促歸東府共和羹。膏澤遍寰瀛。
憶昔與君同射策,兩鬢相看如漆黑。流光迅速不可拘,轉眼蕭蕭頭總白。君初釋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欻從鶚薦上霄漢,手持玉斧乘青驄。英姿勁氣獨超絕,不好尋常事容悅。三春柏府凜嚴霜,六月江南灑飛雪。銀臺進秩曾幾時,擢官都憲蒙主知。四方颙昂想風采,百寮震肅瞻威儀。圣恩優老古無比,一朝敕賜歸田里。清名已見重當時,況復光榮善終始。漢家解組有二疏,都門相送多軒車。高風卓卓振寥廓,夾道人稱賢大夫。君今高步踵前軌,不使先賢獨專美。歸來林下更優游,錦繡輝煌照桑梓。蹇予衰老思退休,才薄應慚今尚留。冥鴻何日遂高舉,九霄接翼橫清秋。
又是一番春與夏,木棉落后鳳凰紅。頻將舊體翻新意,偶把今辭效古風。每嘆詩心何寂寂,深憐歲月太匆匆。臨歧寄語韶華子,常寫清懷平仄中。
夕陽煙郭萬山圍,暮倚危闌挹翠微。嶺海天高人北望,江湖秋老雁南飛。疏簾風透還吹帽,虛檻云來欲上衣。興比庾樓真不淺,坐看明月漸輝輝。
行到秦淮朱雀橋,市聲如沸客如潮。波心搖蕩長篙月,燈火影中傷寂寥。烏衣巷里少行人,粉壁朱門顏色新。惟有劉郎詩一首,高懸門外欲生塵。玉樹芝蘭種滿庭,風流千載有余情。今宵墻外笙歌作,不是當時車馬聲。
門前礙路旋移來,壓架攲斜綠作堆。三月半時花正好,十年前是手親栽。幽香早被風偷遞,小蕊那禁雨急催。盡數折為神佛供,免教飛去臥蒼苔。
翠柔香嫩,乍春風庭院。換卻幽人讀書眼。淡鵝黃裊裊,玉破梢頭,鶯未囀,綠皺池波尚淺。王孫才別后,長負芳時,碧草萋萋繡裀軟。海棠桃花雨,紅濕青衫,春心蕩,不省花飛減半。待持酒高堂、勸東皇,且愛惜芳菲,留春借暖。
繞膝兒孫喜歲添,晶盤留酌水晶鹽。兒孫添得成人早,添老應增俗眼嫌。
春日尋游國泰巖,巖花垂露滴纖纖。千峰擁后松遮綠,一帶當前水繞藍。晝永野云迷鶴榻,夜清明月浸寒潭。七旬踏破神仙路,打約登臨更再三。
豺狼暴宮闕,拔涂凌丹墀。花木久不芳,群兇亦自疑。既為皇帝枯,亦為皇帝滋。草木尚多感,報恩須及時。
柳幕高張花作茵,宮鶯銜出上陽春。金衣繡色憐公子,錦字機聲咽美人。斗酒雙柑聽未足,東城南陌韻逾新。多情已葉笙簧奏,啼夬枝頭莫更頻。
白頭相遇酒盈卮,弟勸兄酬兩莫辭。難得雁行無恙日,稀逢馬角有生時。且聽今夕燈前話,何待明朝別后思。本是一般珠玉樹,花開南北不同枝。
雪里花開冰未拆,如見瑤姬侍君側。瑤姬國艷欲傾人,嫣然一笑頰齒白。疏影橫斜語最奇,桃李凡姿無此格。瀛上休觀倒暈眉,且看嬌黃涂半額。
往年此日在京師,西望巴山正欲飛。莫道嶺南非善地,小兒初舞老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