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禪師曇穎住隠靜蘭若或言自此獼猴散走不來穎嘗哂曰吾知是山枇杷為多始至也未實故其去將實也必群集后果然穎惡乎俗之好異恐傳以為人惑欲予詠而播之
隠靜山中寺,獼猴往往過。
導師歸以去,盧橘熟還多。
禪地寧求悕,居人切莫訛。
未嘗嫌此物,任掛古松柯。
隠靜山中寺,獼猴往往過。
導師歸以去,盧橘熟還多。
禪地寧求悕,居人切莫訛。
未嘗嫌此物,任掛古松柯。
隱靜山中的寺廟,常有獼猴經過。達觀禪師來了又離去,山中盧橘成熟時數量增多。禪修之地哪能有過多希求,居民切莫以訛傳訛。我從不嫌棄這些獼猴,任由它們掛在古老的松枝上。
隱靜山:山名。
導師:指達觀禪師曇穎。
盧橘:即枇杷。
悕:同“希”,希求。
訛:錯誤,這里指以訛傳訛。
達觀禪師曇穎住在隱靜山寺廟時,人們傳言獼猴因他到來而散走,他認為是山枇杷未成熟所致,待果實成熟獼猴必群集,果然如此。他擔心世俗好異傳訛,讓詩人作詩傳播此事,詩人便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達觀禪師的達觀態度和對自然現象的理性認知,其特點是將禪理融入自然描寫,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詩中禪意詩的特色,以平常事物表達深刻哲理。
成均釋奠集文儒,天語從容命大夫。樂具五和新制作,禮嚴三獻舊規模。頒香使者朱衣出,執事諸生玉佩趨。圣治永隆文運泰,奎聯璧合正連珠。
漱石先生難可意,齧氈校尉久無朋。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李陵。
崇山奠朱維,實維群山囿。蔥蘢薄光景,隱顯變氣候。百泉縈虹蜺,萬谷蒸饙餾。深根入無底,峻表切星宿。嶒崚削劍戟,窈窕錯錦繡。騎云擘高掌,竇石室陰嘼。金雞鳴未晨,玉女來自逗。琪樹縞玄宵,瑤花落清晝。美人游不還,霜月怨猿狖。凄涼駕壑槎,蕪沒白玉柩。蓬萊渺滄海,弱冰浩浸溜。良辰不可掩,沉思令人瘦。安得凌風翰,飄飖逐飛鷲。尋源挹孤清,搴林摘三秀。逍遙觀物化,俛仰空宇宙。真銓倘可求,吾將解吾綬。
爛熳蕣花早,亂開籬落間。秋風機杼動,夜雨桔槔閒。牧豕公孫老,思鱸記室還。有時逢野叟,猶自說朝班。
振衣千仞笑云低,捫歷星辰履劍梯。度坂正須三尺箠,入關應笑一丸泥。神君祭重祠青馬,墨客才工頌碧雞。萬里遨頭端不負,花開緩醉玉東西。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何事人間最可哀,朔風零雨向燕臺。白云隔斷清溪口,不許紅塵客再來。
浮萍戀故波,離鳥思故林。故林既得期,儔侶無遺音。與子共朝夕,奚堪更商參。山河日以邈,霜霰日以深。鴻麟無時至,安能訴幽襟。晤好諒有時,迅節忽載陰。愿言敦明德,白首慰離心。
伊人湖海士,夙昔想風流。決策元戎幕,宣威塞北秋。分遼空往恨,保蜀尚前籌。落寞三刀夢,真成取次休。
莫守陳編學蠹魚,筌蹄真似古人書。利名滄海浮漚聚,身世乾坤逆旅居。懶向明庭陳一得,還留故館積三馀。塵埃滿足崎嶇地,羨子摶風上日車。
富貴一場春夜夢,文章萬斛冷云泉。英魂返卻眉山秀,依舊春風草木天。
旅館銀缸夜點批,丹毫欲下意遲遲。禹謨蘊奧寧無惑,盤誥聲牙定有疑。玉潤憐渠端可擬,冰清愧我老難期。此中正是朝天路,要在青春進步時。
云雨休排神女車,忠州老病畏人誇。詩豪正值安仁在,空看河陽滿縣花。
虬髯丈夫乘鐵驄,自言征戰老云中。憑陵仗劍出門去,原上枯桑鳴朔風。
憶昨過武夷,欲往無與儔。今茲逢故人,遂得鵝湖游。輕云翼征蓋,翔風當鳴騶。古塔插蒼藹,寺門啟平疇。陟徑既紆郁,馮軒亦樛流。云旗裊香霧,金像明清秋。昔賢論道處,松柏深且幽。鴻飛渺滄海,龍去空靈湫。懷人巳寂寞,對景空淹留。興闌成遠別,馬首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