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謝仲弓廷評栽竹
移得溪邊翠,來為庭下陰。
惜根存舊土,帶筍助新林。
暗換蕭蕭葉,知虛寸寸心。
東風莫搖撼,培壅未應深。
移得溪邊翠,來為庭下陰。
惜根存舊土,帶筍助新林。
暗換蕭蕭葉,知虛寸寸心。
東風莫搖撼,培壅未應深。
把溪邊翠綠的竹子移來,讓它在庭院下投下綠蔭。珍惜竹根保留著舊土,帶著竹筍來增添新竹林。它悄悄更換著蕭蕭的竹葉,人們知道它有虛懷若谷之心。東風啊不要去搖撼它,因為培土還不夠深厚。
廷評:官職名。
翠:指竹子。
蕭蕭:形容竹葉搖動的聲音。
虛:指竹子中間是空的,寓意虛懷若谷。
培壅:指培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與謝仲弓交往過程中,看到謝仲弓栽竹,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文化氛圍濃厚,文人雅士喜愛以竹為友,借竹抒情言志。詩人創作此詩時或許心境平和,對竹子的品質有所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借栽竹之事表達對竹子品質的贊賞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寫實與托物言志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借物抒情的創作風格。
武侯與晦翁,千載兩名流。
各以一臂力,能鎮百世浮。
神游天地間,或為山阿留。
心期有佳人,駕言寫幽憂。
水流崖華開,山空明月秋。
桂樹影團團,乳鹿鳴呦呦。
薦菊秋盈筐,酌茶花滿甌。
兩翁來不來,徘徊駐歸騶。
此縣聞天下,披圖且萬家。
螭頭余佛屋,鹿角臥江沙。
好與蘇凋瘵,誰令息嘆嗟。
春風多少意,殘竹映疏花。
漢鼎猶分二,梁甌未闕全。
宸居本無外,王業偶成偏。
藝祖肇千祀,嫡孫方四傳。
會將新雨露,遍灑舊山川。
風物瞻天咫,林塘占地幽。
夾墻樓蔭術,跨岸屋藏舟。
湖近家皆給,田腴歲再秋。
幸生無事日,更隸浙西州。
昔年鋤梅嶺頭月,今年看梅江路雪。
月還在江雪在嶺,兩處開花一般境。
道人兩眼冰霜寒,道人一襟湖海寬。
夢回紙帳北窗曉,眼前肯作南枝看。
月夜雪天花一色,未怕孤山分破得。
春風陳榻下,夜月庾樓前。
疊疊鳴檛落,翻翻警枕眠。
祗能欹待旦,何有夢飛天。
此意誰能解,如流二十年。
西周固羸國,東轍幾孱王。
信有親親弱,終無善善亡。
精詳隋五教,疎略漢三章。
始悟清談相,嘉言味最長。
依依官柳暗關情,況復聽人唱渭城。
半夜客樓聞杜宇,一年春事又清明。
帆開別浦潮如雪,花落東風雨又晴。
光景不留人老去,浮生空自嘆云萍。
木落見江空,星回屬紀窮。
畏途兵雜盜,急景雪兼風。
問學嗟游子,論交愧老翁。
歸來富千古,此理此心同。
厥初生人,稟性受中。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氣既剛,物我交戰。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鸞可凰。匪善而充,化為豺狼。
其充為何,勿助勿害。雞鳴而興,善與利對。
申嚴界限,審察毫厘。誠內偽外,理公欲私。
充無穿窬,義不勝用。彼充孔揚,傲誕是從。
故得其正,泉達火然。一有弗協,履冰臨淵。
嗚呼道微,志遠瞻卓。子如充之,明善守約。
一曲清溪十二闌,分明常在畫中安。
千年藥灶和云暖,五色丹光徹夜寒。
魂夢不來懷好友,山居能久是蒼官。
葛翁顏色紅如染,不信桃花樹上看。
碧玉琢干如拇大,黃金縷花三萬個。下如弗勝下如幬,疾風過前不少撓。
園丁結束無余枝,詩翁打量四十圍。放渠疎散得自性,十本奚啻專百畦。
人間籬落殊短淺,曷不歸來上林苑。兩螭侍臣慣在眼,朝旭亭亭照黃繖。
厥封黑土大斗盛,階南尺五喘兩黥。避堂以舍虛左迎,畫梁素壁生晶熒。
百匝環之三太息,生物何私培植力。輪囷正色根極香,桃李爭春笑人寂。
三葩五蘂好事家,問渠曾識如許花。相逢白眼花無恙,千載無人識元亮。
夜深仍露坐,湖曲小迷藏。
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
雖忘入城府,終擬卜林塘。
何日清逋賊,妖星漸不芒。
心地緬然平,喬林夏氣清。
炎風疏鳥毳,涼雨滴蟬聲。
輸翟專攻守,弓函誓死生。
吟成與誰寄,二子在鄞城。
我夢稽山陰,茂林映修竹。
鑒湖八百里,眼看不盈掬。
管領天下清,此樂梅邊獨。
幾欲驅車去,云根夜同宿。
山空秋月明,安期未可卜。
蓬萊水清淺,褰裳同往復。
徑謁蔡少霞,不待青童覆。
共草新宮銘,調高語圓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