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滿公僧錄西明軒
赤萍才落鄧林外,青銅半磨傍露明。
飛光斜入了不隔,坐臥一榻琉璃平。
西方古胡黃金質,貝葉傳寫烏行橫。
謂曉此教居此軒,滿壁圖畫遙峰生。
赤萍才落鄧林外,青銅半磨傍露明。
飛光斜入了不隔,坐臥一榻琉璃平。
西方古胡黃金質,貝葉傳寫烏行橫。
謂曉此教居此軒,滿壁圖畫遙峰生。
紅色浮萍剛落在鄧林之外,青銅鏡半磨著在露水旁閃光明。飛逝的光影斜照進來毫無阻隔,坐在或臥在榻上如置身琉璃般平整的世界。西方古印度的高僧有著如黃金般的品質,用貝葉傳寫的經文像烏鴉飛行般橫排著。說通曉此佛教義而居住在這軒中,滿壁的圖畫仿佛生出了遙遠的山峰。
赤萍:紅色浮萍。鄧林:神話傳說中夸父追日時棄杖所化的樹林。
青銅:指青銅鏡。傍露明:在露水旁閃光明。
飛光:飛逝的光影。了不隔:毫無阻隔。
琉璃平:像琉璃一樣平整,形容環境的澄澈。
西方古胡:指來自西方印度的高僧。黃金質:形容高僧品德高尚如黃金。
貝葉:貝多羅樹的葉子,古代印度人用它來書寫經文。烏行橫:指貝葉經上的文字像烏鴉飛行般橫排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詩人可能在拜訪滿公僧錄時,被其西明軒的環境和佛教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滿公僧錄及其所居西明軒,突出佛教文化氛圍。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在展現佛教文化方面有一定特色,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
千古豳風頌袞衣,魚袍何幸及臣微。深慚趙子身勝服,徒羨張丞夢著緋。圣典庸功嚴在笥,老年圖報正知非。寸心自許同春草,俯仰時時戀德輝。
露下海潮落,風高秋漢移。明月自千里,浮云但一時。酌酒酬清影,長歌有所思。薄帷孤枕夢,昔昔到天涯。
為愛梅花鐵石心,小坡種得已成林。幾回夢繞羅浮月,一曲琴彈太古音。素質恥隨桃李艷,孤標寧懼雪霜侵。謾夸金鼎調羹事,且共西湖處士吟。
花影重重疊綺窗,篆煙飛上枕屏香。無情鶯舌驚春夢,喚起愁人對夕陽。
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樂府翻來占太平,風光無處不含情。千門萬戶喧歌吹,富貴人間只此聲。
政拙辭驄馬,身閑問綠蓑。此生人共棄,長日自行歌。野圃啼鶯滿,春江斗鴨多。黃家酒壚近,風雨亦來過。
天地巨,若何許,我生其中如秬黍。天地窄,胡偪側,今宵無地安床席。大風如椎椎大屋,小風如镵镵破壁。壁間有人抱膝坐,兩眼熒熒四窗黑。床頭雨聲灌雙耳,床腳水深盈百甓。生衣濕透坐到乾,眠且不能行豈得。須臾水怪紛跳踉,擁出潮頭高八尺。居人火黑鬼火青,前有長蛇后短蜮。長蛇俟人人豈知,短蜮吹沙去無跡。山僧老眼不忍見,仰首高天空默默。千家夜哭雞犬靜,滿地濕云鐘磬寂。鐘磬鐘磬如有靈,愿教打到上方日出下方晴。
鬼化斯文念賈生,精神雕琢坐寒更。一書草就渾衣臥,恨殺東方不肯明。
月出曲巷曲,中夜未天半。檐底無人來,小立覺微喚。
兩眼誰憐著古今,中年贏得淚沾巾。冥鴻滅沒看天曉,搔首熏風對玉琴。
霸陵能共隱,不復慕姬姜。樂我惟綦縞,娛親在酒漿。心懸珠海月,淚灑雁門霜。愿作雙鴻鵠,南飛返故鄉。
哭兒淚盡眼將枯,忽憶兒名又誤呼。燈影隔簾明月落,斷腸愁殺樹頭烏。
綠滿南園桑葉肥,風光欲盡柳花飛。妾生不及吳蠶死,留得春絲上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