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學士
混混拍堤瓜蔓水,軒軒銜尾掛檣船。
使君東下只朝夕,父老走迎無后先。
古堞秋耕拾銅鏃,長淮瀑雨入壕蓮。
鳴猿舞鶴仍持去,不憶承明夜直眠。
混混拍堤瓜蔓水,軒軒銜尾掛檣船。
使君東下只朝夕,父老走迎無后先。
古堞秋耕拾銅鏃,長淮瀑雨入壕蓮。
鳴猿舞鶴仍持去,不憶承明夜直眠。
奔騰的瓜蔓水拍打著堤岸,高高桅桿的船只首尾相連行駛。您東下赴任只需朝夕之間,父老們奔走相迎不分先后。古老城墻上秋天耕種能撿到銅箭頭,淮河上暴雨落入壕溝中的蓮花。您帶走了猿鳴鶴舞之景,卻不再憶起在承明殿值夜的安眠。
混混:水流奔騰的樣子。
軒軒:高貌,形容桅桿高聳。
使君:對石昌言的尊稱。
堞:城墻上如齒狀的矮墻。
銅鏃:銅制的箭頭。
承明: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朝廷。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石昌言要東下赴任,作者寫詩送別。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作者可能有感于友人的行程和人生境遇變化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將自然景觀與歷史元素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的送別情懷和詩歌創作功底。
尖尖長握固,香玉一拳多。響定含金瑣,紋疑有玉螺。五輪瞻大士,半臂奉曇摩。作供諸天喜,芬馨奈若何。
雕刻元輕揚馬,揣摩卻笑儀秦。死要排成鶯燕,生憎畫入麒麟。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子夜夜轉長,簾前月華吐。只解歌調工,誰識歌心苦。清商激涼風,良人在淮楚。
野屏分影夾江清,官老無謀學有程。漠漠云霞三畝宅,勞勞書卷十年燈。花于蓓蕾先偷眼,馬出驪黃外得名。清世有才須致主,幾家云路貼天行。
秋深涼氣滿樓臺,落葉蕭蕭擁玉階。清曉九門金鎖掣,監宮先報進鷹來。
長江遠水繞苔磯,客至開尊半掩扉。四壁乍驚秋氣入,片帆爭帶夕陽飛。故園聚散原非別,壯志蹉跎但憶歸。為語東籬陶令菊,再來相對肯相違。
何事行藏偏落后,卻緣筋力不如前。虛堂久別從生草,舊社重開又種蓮。愛石譜將云里岫,引泉流出水中天。老來識得榮公樂,只買青山不買田。
春衫薄薄寒猶戀。芳草連天遠。嫩紅和露入桃腮。柳外東邊樓閣、燕飛來。霓裳一曲憑誰按。錯□□重看。金虬閑暖麝檀煤。銀燭替人垂淚、共心灰。
專城奏課有光輝,兩世承恩曳錦緋。鐘鼓雞人雙闕曉,殿廷鸞字五函飛。高門正好過賓從,載道今聞有是非。老矣何心評月旦,不勝鄉曲念依依。
玉切菖蒲細,金包黍角香。年年慶佳節,燕衎侍君王。寶篆煙輕繞,瑤臺日正中。等閑調玉瑟,聊助舜琴風。重午宮衣賜百工,香羅疊雪葛含風。誰知此日榮恩被,端自稱絲效繭功。辟邪不用符為佩,續命何須綵結絲。逮下徽音繼樛木,穰穰福履已來綏。三千玉女斗群芳,并蓄兼收百藥良。咸愿東皇與西母,無窮眉壽等天長。
良月堪臨眺,登樓復景陽。高低連井里,遠近見帆檣。山色微含樹,云光傍舉觴。相逢須共醉,寧覺在他鄉。
漠漠楊花滿渡頭,東方助我作山游。凌空地勢欲吞海,繞寺渡聲長帶秋。遠近煙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欄干倚遍無窮思,頻喚吟杯洗□愁。
江上東風冷不禁,晚云翻手弄晴陰。春來天氣不全好,夜久雪花如許深。煖老正思燕地玉,辟寒誰有魏臺金。空齋寂莫青綾被,學得東山擁鼻吟。
閑尋前古夢,秦淮柳色,風勢飐寒沙。晚芳斜照里,鴟尾新臺,寂寞幾人家。一鉤涼月,還照影、空惹年華。回首處、暮潮嗚咽,殘堞噪群鴉。堪嗟。新詩舊史,一卷橫斜,起風塵白下。曾幾許、魂迷碧浪,血染烏紗。驚烽奪日英雄死,蕩名城、秋水蒹葭。憑誰問,筆痕黯淡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