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風師樂章:迎俎酌獻
德盛昭臨,迎拜巽方。
爰候發生,式薦馨香。
酌醴具舉,工歌再揚。
神歆入律,恩降百祥。
德盛昭臨,迎拜巽方。
爰候發生,式薦馨香。
酌醴具舉,工歌再揚。
神歆入律,恩降百祥。
品德隆盛,神靈降臨,人們朝著東南方迎拜。等待萬物生發之時,獻上芳香的祭品。斟滿甜酒,眾人舉杯,樂工再次唱起祭歌。神靈愉悅地接受祭祀,依照規律行事,降下各種吉祥。
德盛:品德隆盛,這里指神靈的品德。
昭臨:明顯地降臨。
巽方:東南方,古代認為風從東南方來。
爰:于是。
發生:指萬物生長。
式:發語詞。
薦:進獻。
馨香:芳香的祭品。
酌醴:斟酒。
具舉:都舉起。
工歌:樂工唱歌。
歆:神靈享受祭品。
入律:合乎規律。
百祥:各種吉祥。
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充滿敬畏,風對農業生產影響重大,祀風師是重要祭祀活動。此詩可能創作于農業社會祭祀風師的特定時節,反映當時人們對風調雨順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風師,祈求吉祥。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儀式感強。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樂章的重要資料。
醉吸瓊漿數百杯,手攜楸局上霞臺。爛柯莫管人間世,且賭瀛洲玉襪來。
新拜賢妃國媛才,穹崇品秩視三臺。捧麻入謝天恩后,院院嬪嬙展賀來。
一載和溪作寓公,全家真類寄居蟲。屠龍漫有胸中志,失馬翻成塞上翁。山長頭銜今日卸,英雄末路古來同。秋風惹我歸心急,不憶莼鱸憶海棕。萬書堆里擁青氈,面壁常參苦樂禪。空涸蛟龍思得水,飛騰雞犬竟升天。閒情空對馮驩鋏,壯志猶思祖逖鞭。此處偶留鴻爪跡,再來或恐化云煙。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歷朝功并建,諸將令咸依。重位無矜色,高門有德輝。當時勛貴族,孰不仰家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差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梁州秋葉落紛紛,沮水西來沔水分。斜去遙知南鄭路,道傍曾拜武侯墳。長藤婉婉纏秦樹,寒雨昏昏濕棧云。鄰近墓門誰勒石,征西尚有馬將軍。
枳籬莎徑入荊扉,中有村翁百結衣。誰識新年歡喜事,一雞一犬伴東歸。
燦爛除書出帝京,詞壇飛將舊知名。三河擁傳過秦塞,六郡吹笳入漢營。露布夜馳平樂館,風旗朝獵受降城。不須更問祈連道,谷蠡昆邪到處迎。金甲光搖獬豸冠,玉門西度舊長安。黃河曲抱中丞府,絕漠孤懸上將壇。鏑控流星摧冒頓,旗搴大雪定呼韓。千烽夜靜天如水,一曲梅花上賀蘭。匣底霞飛玉轆轤,壇前月出繡蝥弧。中郎再問西涼俗,博望先開大夏途。令出材官齊候馬,吟成詞客競呼盧。亦知記室多袁伏,能奏儂家出塞無。廿載登壇識蒯緱,欣傳持節到涼州。風高漢壁初行塞,月滿胡床獨上樓。驃騎三千呈角抵,蛾眉二八奏箜篌。青油豈少觀棋興,目斷關山是隴頭。
無數窮檐苦夜悠,一聲驚散枕邊愁。天家合把黃金鑄,置向竿頭赦九州。
二相去留際,中原治亂分。異時馬上淚,遙灑曲江墳。
兵氣銷淮水。數將略、中原屈指,幾人程李。歷落河山供擘劃,快掃群胡如蟻。算小試、韜鈐而已。錦傘扶妝開寶扇,是英雄、得意當如此。紀緣遇,偶然事。鴛鴦三六神仙侶。盡晨夕、花前說劍,鏡邊問字。茜影飄云戀束影,一幅泥金箋紙。有新訂、雄情俠意。雙蠟燭前分畫帳,笑郎君、脂粉干戈里。填一闋,香奩體。
葉舠百轉入幽溪,灌木蒼藤夾岸迷。一縷炊煙小犬吠,柴門忽出竹叢西。映竹緣溪三兩家,陰陰樹影日將斜。翩翩黃蝶穿疏蓼,唧唧秋蟲語豆花。
庭槐漸覺影婆娑,歲月催人老奈何。晝永爾宜勤課讀,夜深余亦愛吟哦。從來自恃聞偏淺,到處心慮識愈多。美玉琢磨終作器,分陰須惜莫蹉跎。
玉質喜為鄰,窺園日欲親。鋤成江左綠,摘作嶺南新。葉淡調羹順,根香得味真。加餐常賴爾,肉食莫相嗔。
閱盡毗尼歲又催,擁爐深夜撥寒灰。念予計日歸三峽,知子何時過五臺。多病曾供匡岳雪,一身聊寄玉關梅。荷擔大道思賢者,望斷孤鴻絕塞來。又逢歲晚客心驚,病骨遙憐萬里情。長聽哀笳吹漢曲,幾看邊月照秦城。山中薄雪難為賦,塞外重裘尚厭輕。芳草綠時相憶否,江南二月好鶯聲。道法多年嘆陸沉,令人懷古更情深。曾期慧業同他日,豈謂蹉跎尚至今。箕子舊封知問禮,蘇卿雪窖幾長吟。從來練達都經歷,相見應知慰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