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景 其五
滄海明月來,古戍行人靜。驚見顛張書,滿地藤蘿影。
滄海明月來,古戍行人靜。驚見顛張書,滿地藤蘿影。
居人姓仲長,端坐悅年光。地形疑谷口,川勢似河陽。
傍山移草石,橫渠種稻粱。滋蘭依舊畹,接菓著新行。
自持茅作屋,無用杏為梁。蓬埋張仲徑,藜破管寧床。
浴蠶溫織室,分蜂煖蜜房。竹密連堦暗,花飛滿宅香。
坐棠思邵伯,看柳憶嵇康。自得終焉趣,無論懷故鄉。
竦干青山下,卓立白云際。
濯似春筠莖,奇如夏峰勢。
賞者空往來,亭亭幾千里。
遺老去朝行,登真返舊鄉。
軒車成羽駕,纓綬換霓裳。
明主懷江外,群公祖道傍。
青門有前事,千載共輝光。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1〗陶敏云:光緒杜氏浣花宗塾刊本《會稽掇英總集》作朝宗,疑即韓朝宗。)
大慈振法鼓,開悟無明聾。
??冶心穢垢,防非如利鋒。
護鵝不惜命,守草養生同。
五篇遮輕重,七聚蕩心胸。
晨朝宣寶偈,夕夜虔誠恭。
近求出苦海,遠念法身蹤。
七支凈三業,五分滿金容。
各愿堅固戒,凈土得相逢。
(見同書卷一百七《三聚部》)
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
如鳥空中只沒(《景德傳燈錄》作“么”)飛,無取無舍無憎愛。
若會應處本無心,方(《景德傳燈錄》作“始”)得名為觀自在。
業盛唐堯際,功成文子軍。
累承三帝寵,六比五臣勛。
畫角悲寒吹,愁笳咽曉云。
圣朝忠義骨,今日委荒墳。
回鸞下蒲坂,飛旆指秦京。
雕上黃云送,關中紫氣迎。
霞朝看馬色,月曉聽雞鳴。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省方知化洽,察俗覺時清。
天下長無事,空余襟帶名。
(見唐芮挺章編《國秀集》卷上)
(按:《全唐詩》卷六四誤作宋鼎作,今移正。)
西戎最沐恩深,犬羊違背生心。
神將驅兵出塞,橫行海畔生擒。
石堡巖高萬丈,雕窠霞外千尋。
一喝盡屬唐國,將知應合天心。
芽屬黃男,藥屬玄女。
外助無非,玉芝清醑。
俗士多聞,道君少語。
用物參差,虛受辛苦。
向展右背,長伸左足。
峻角一支,潛虛半腹。
已放則留,無垂不縮。
分若抵背,合還口并目。
似側暎斜,似斜附曲。
覃精一字,工歸自得。
盈虛統視聯行,妙在相承起伏。
元子樂矣。
(元子)何樂然爾,何樂然爾?
(和者)我鼻我目,我口我耳。
(元子)(見《唐文粹》卷四三元結《心規》)。
竹林青青山寺幽,老僧禪坐對江流。
長眉(塵)亷襜寂不語,能令過客小低頭。
黃昏鐘竟香煙起,行舟去去心何已。
回看石壁蓮花宮,紗燈一點蒙籠里。
六情無福志,四攝啟幽心。
儉約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停騶響,交枝落慢陰。
池臺聚凍雪,簷牖參歸禽。
石來無新故,峰形詎古今。
大車何杳杳,奔馬送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誠枉一音。
未泛慈舟寶,徒勞抒海深。
(見同書卷五九《儉約篇》)
借貸不交通,有酒深藏善(張改作“窖”、項校“著”)。
有錢怕人知,眷屬相輕薄。
身入黃泉下,他吃他人著。
破除不由你,用盡遮他莫。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游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余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采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