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大長公主挽詞二首 其一
賢行聞當世,尊隆異故常。
每令夫結友,不為子求郎。
夜月初沉海,姑星忽殞潢。
臨門親祖祭,悲吹起修岡。
賢行聞當世,尊隆異故常。
每令夫結友,不為子求郎。
夜月初沉海,姑星忽殞潢。
臨門親祖祭,悲吹起修岡。
公主賢良的品行聞名當世,地位尊崇與尋常不同。她常讓丈夫結交賢友,卻不為子女謀求官位。夜晚月亮剛沉入海中,姑星忽然隕落在銀河。人們到門前親自舉行祖祭,悲傷的樂聲從長長的山岡響起。
賢行:賢良的品行。
尊隆:地位尊崇。
結友:結交朋友。
求郎:謀求官位。
姑星:這里可能借指公主。
殞潢:隕落在銀河,喻指去世。
祖祭:祭祀祖先的儀式。
修岡:長長的山岡。
此詩應是齊國大長公主去世后所作。公主地位尊崇且賢良,去世后人們為表達哀悼而創作挽詞。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但可推測是在公主離世后不久,當時人們沉浸在悲痛氛圍中。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齊國大長公主,突出公主賢良的品行。以簡潔語言勾勒出公主形象及去世后的哀傷場景,在挽詞文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對逝者的敬重與懷念。
煙柳迷深院,春風裊翠鬟。鎖窗人靜意闌珊。飛絮滿雕欄。幾點昏黃雨,吹殘燭影寒。停針無語又更闌。獨自倚樓看。
老樹參橫傍古陰,濃煙淡月試追尋。自來無會丹青意,可惜良工苦片心。
腰間寶劍七星開,何限中朝贈策來。君上高峣還北望,白榆秋色滿燕臺。
四海雙兄弟,南來幾別離。未成春草夢,先動白云思。涕淚三年隔,風塵數月期。生涯奔走里,卜筑定何時。薄宦何堪遠,兄今奉板輿。貓頭供美筍,玉板薦嘉魚。川陸徐行李,暄寒慎起居。會因回雁足,時一問何如。楚國富山水,衡湘千里馀。人皆思太傅,我獨念三閭。貧賤真勞矣,功名果命歟。官閒道林寺,洗眼臥看書。別意能凄楚,驪駒且緩聽。百年三過一,萬事醉還醒。策馬身猶健,看山眼倍青。東風有底憾,吹柳暗長亭。水闊湖南道,春深可當游。鳥聲喧綠樹,花影趁行舟。短袖那容舞,良疇不易謀。有親垂白發,斂板未應羞。
正月梅花盡,一溪春雨香。燕方尋故壘,蜂已葺華房。
忠懿余間嗜書史,吟成屬草鐘王似。熙陵睿賞每移情,承家文采多佳士。有人風月貪西泠,一片松篁九里亭。新綠含波快廷眺,看山杰閣臨郊坰。閣里牙簽夸插架,風前蕓葉紛來下。清晝披吟獨嘯歌,人如脈望餐仙化。笑謫蓬萊答遠懷,一時朋好嗟天涯。榜題曾說眉山老,有時笠屐來莎階。中朝儼昱差相抗,琴盞從容徵雅量。并如文僖好叢殘,娘嬛可到應先訪。情遷事往移心神,陌上花開又晚春。善本流傳何可見,鐵券玉冊問漁人。間探遺址行芳野,亦如梵夾烏金瓦。淺草寒煙約略間,空余春漲緣堤瀉。放懷往昔幾沈吟。自來名跡勞幽尋。書城墨妙已千古,韻事今猶播藝林。
土能生物有深功,金價何如可與同。不是君王無識別,祇緣得土笑談中。
歸去是便宜,蒙莊憤世詞。人生如晝夜,此理不須推。
軒車到處萬民安,手種桑麻露未乾。吹面不驚風似雪,當頭喜見月如盤。好花欲放還微雨,春色初來尚薄寒。莫道琴裝蕭瑟甚,簾蘆紙閣有馀歡。
孝思忠悃本相成,蜀道迢迢去帝京。自是白云增戀慕,非關綠野樂幽清。松楸得展酬親志,魏闕長懸報國情。好待瀧岡封馬鬣,速還黃閣贊升平。
映竹為園,借花藏屋,壘石成路。綠水闌干,黃梅庭院,翠滴衫邊雨。蓬萊人物,峨眉兄弟,小覓池亭幽步。同誰將、荊關粉本,蕭齋畫得如許。徘徊徙倚,墊巾脫帽,隨意臨流選樹。啜茗桐陰,攤書蘚磴,聊伴沙鷗住。斑斑雨點,陰陰麥浪,分付棕鞋歸去。柴扉掩、風燈飐夜,水鐘敲暮。
大明有碩士,乃在國南鄉。被服夫容衣,皋蘭襲芬芳。雄辭由令德,粲粲發奎章。名聲布遠邇,延頸誰不望。昔者螺水湄,今來鵠山陽。高筵酌甘醴,歡樂誠未央。峨峨黃鵠山,直上凌五城。仙人駕彩虹,飄飖臨我庭。借問此誰歟,陵陽與容成。玉杯注丹焰,磬折奉長生。達人含至道,自與元化并。遨游紫庭中,逍遙龜鶴齡。
相逢幾說李端公,未報舒州謝表通。要識淮南佳絕地,灊山皖水莫之同。
禁煙一疏驚天下,戰禍先開粵海東。灼灼芙蓉生毒焰,神州涌起火蓮紅。
不學文章不讀書,頹然終日自如愚。雖然百事不通曉,是馬何曾喚作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