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忠烈王遺跡十二詠 其五 鏵卜橋
荷鋤方出郭,徵詔忽臨身。問吉占田具,祈靈拜水神。風云曾得意,溪壑自生春。佇立長橋下,悠悠跡未陳。
荷鋤方出郭,徵詔忽臨身。問吉占田具,祈靈拜水神。風云曾得意,溪壑自生春。佇立長橋下,悠悠跡未陳。
蕉陰六月中,
風前颯蕭爽。
夜半孤夢回,
時作山雪想。
冬寒雪片深,
敲窗得清響。
庭空碧葉盡,
幽意猶惚恍。
亦知不相遭,
所貴在相賞。
達人觀世間,
真幻豈有兩。
雪中蕉正綠,
火里蓮亦長。
秋晚空驚世事乖,
暮鴉添惡上孤懷。
靜知方好無湯咽,
醉覺愁閑有力排。
啼月雁聲投楚澤,
凋霜柳色接秦淮。
行人歸計渾無定,
目斷梅關萬仞崖。
翠樓明月。此夕應如雪。三兩玉人相倚,香露沁、濕云屧。一疊還一疊。瑤琴彈不輟。恨與素娥同寡,蟾兔外。共寒絕。
此情良苦。況復瀟瀟雨。長夜苦寒難睡,蟲唧唧、似兒女。歲去窮不去。埋憂那有處。白首不堪家累,無計甚、向誰語。
扶筇到處見山晴,
峰色溪光次第迎;
滿徑莓苔人語靜,
畫眉宛轉兩三聲。
秀色回環眼倍明
醒馀灑面竹風清
快哉氣且吞云夢
便欲飄然上玉京
天吳踴靈壑,
將駕奔冥霄。
飛廉振折木,
流景登扶搖。
洪川佇宿浪,
躍水迎晨潮。
仰盻蹙玄云,
俯聽聒悲飆。
新羅別無妙訣,
當言不避截舌。
但能心口相應,
一生受用不徹。
所謂伊人天一方
園枝新好寄東窗
八表濛濛忽時雨
不知平陸已成江
虛館都門里,遙空雨雪時。
云同山受鎖,霰集地承篩。
初對無還有,徐看正復差。
霏霏旋布密,陳陳漸成奇。
入瓦猶飛溜,披墻故累基。
蒼皇忙宿旅,鼓舞走群兒。
氣襲裘功劣,光搖眼力衰。
撲階登陛級,打戶閣扊扅。
勢倍初昏會,威伸入夜期。
空林愁鳥雀,曠野失狐貍。
古屋深藏脊,危城正沒陴。
窗腰明敝紙,字腳飽殘碑。
山勢勻肥瘠,湖聲帶嘯悲。
贅疣瘡竹節,擁腫病松枝。
池沼甘居下,郊原苦厭卑。
當庭昏有影,臥地險成夷。
田犬思馳逐,鞲鷹欲奮追。
四檐迷一色,獨榻下重幃。
風過梅苞瘦,陽回麥壟宜。
墨池乾更掬,茶鼎渴旋滋。
真足臨書卷,應堪弄酒卮。
樓臺誇富貴,歌調競嗢咿。
座擁嬌娥鬢,杯分俠士髭。
生憐江上客,困憶隴頭師。
帆濕橈迎凍,兜膠馬礙馳。
豐年昭國瑞,聊復一題詩。
一點虛靈天地參,
忍將至貴墮春酣。
請看天澤初爻旨,
是我蓍龜與指南。
錢塘門外馬蹄驕,兩岸春山一鏡搖。絕好倪黃新畫藁,斜風細雨段家橋。
海南薏苡即明珠,不管旁人毀與譽。我向草廬尋舊跡,清風終古屬尚書。
東南三閣剩文瀾,錦贉瑤函蔚大觀。我友空存奢愿在,未能復古已休官。
淮海中丞宗許鄭,特開精舍為詁經。橫流滄海公羊學,憶否先儒舊典型。
落霞殘日罷空樓,
月掛黃昏破客愁。
天上幸無封拜事,
誰教蟾影曲如鉤。
皋伯通家瑣夕暉,八年寒食數歸期。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
入春便與僧為友,紫萼黃英見坐禪。昨日鄰翁催入社,謝他只是說無錢。
何生負氣何昂藏,弱冠挾策游帝鄉。浮名唾手未足數,橫襟一世神飛揚。
憶昔與君結社事文章,抗懷真欲溯羲皇。居然一日千秋事,雕蟲肯競少年場。
君原神物韜逾爍,我亦雄心挫不降。浮云蒼狗憐生事,瞬忽令予百感傷。
三秋伏塊馀雞骨,九折行路嘆羊腸。雌伏雄飛渾不定,青云且喜爾翱翔。
囊攜一劍芙蓉色,俠氣憑陵燕市傍。公車不少揮毫士,決江排海非其長。
珷玞荊璞從教混,周客終然辨夜光。榆枋飛搶自斥鴳,千仞翱翔美鳳凰。
送君此日上河梁。濁酒勤君再一行,十載同君共梓桑。
君先壯游事四方,俯仰宇宙何茫茫。丈夫所志豈但功名富貴,文繡膏梁努力共期三不朽,銘勛彝鼎與旂常。
天明酒盡君當往,彩虹十丈吐光芒,君行聊贈作帆檣。
云中一點鮑山青,
東望能令兩眼明。
若道人心是矛戟,
山前那得叔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