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
奠既備,獻將終。
神行令,瑞飛空。
迎干德,祈歲功。
乘煙燎,儼從風。
奠既備,獻將終。
神行令,瑞飛空。
迎干德,祈歲功。
乘煙燎,儼從風。
祭品已經擺放完備,獻祭即將結束。神靈發出指令,祥瑞之象在空中飛揚。迎接天德,祈求一年的好收成。隨著煙火升騰,神靈莊重地乘風而來。
奠:祭品。
干德:天德。
歲功:一年的農事收獲。
燎:煙火。
儼:莊重的樣子。
此詩是祭祀雨師儀式中的樂章。古代農業依賴雨水,人們祭祀雨師以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創作時,人們懷著對神靈的敬畏和對豐收的渴望進行祭祀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祈愿豐收,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貼合祭祀場景。它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人們對自然神靈的崇拜,在祭祀文化中具有一定地位。
故人發猶黑,故人心尚赤。人生一世間,幾見駒過隙。南山有喬松,翠鷸斗顏色。般倕不收錄,野火恣焚炙。枝枯干亦折,雪霰交灑淅。中心有流液,入地化為石。遺之五百年,猶堪補青天。
昔嘗聞少皓,命重黎,絕地與天道。歷沉沉億載,茫茫下土升陟途窮。驀地一丸晶魄,昆耀走長空。日繞寰球轉,掣電流虹。瞬息扶搖直上,恁憑茲巧,歷費煞神工。杞天荒,突破造化與同功。想原來,青云有路,任嫦娥飛向廣寒宮。看三箭奇勛待奏,壓倒西風。
鸂鶒雙飛下野塘,別情無那楚天長。官橋柳外青驪馬,百尺游絲送阿郎。
君醉淋漓我浩歌,古人為恨復如何!秋來幾日渾無賴,已有新霜著芰荷。
流水高山,獨許鐘期,最知伯牙。愧我投木李,得酬瓊玖,人驚玉樹,肯倚蒹葭。風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重攜手,似仲宣去國,江令還家。門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看金鞍鬧簇,花邊置酒,玉盂旋洗,竹里供茶。朱雀橋荒,烏衣巷古,莫笑斜陽野草花。寒食近,算人生行樂,少住為佳。
鸞箋半幅為傳神,畫里相逢夢里親。安得人間綵灰酒,鶯鶯夜夜似真真。
天下車書已混同,任渠南北與西東。休教暮雨孤村夜,卻使家山入夢中。
不嫌冰雪繞池看,誰似詩人巧耐寒。記取羲之洗硯處,碧琉璃下黑蛟蟠。
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對芳顏。
連村桑柘猶存葉,一樹枇杷已著花。十月澄林好風景,恰如秋浦野人家。
人生百歲間,苦樂相牽攀。念生復念死,何時一開顏。登高望八荒,目眷飛鳥還。有愿不克遂,淚下空潺湲。
小帽飛花一寸,輕舟流水三分。落日獨歸洞口,隔溪短笛猶聞。
推到古來封建局。嶄新學術騁神奇。十年奠定萬年基。百廢俱興無棄利,多方科技展新知。竿頭日進復奚疑。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梁孝池臺跡已陳,鄒枚去后復何人。黃鸝百囀日西下,柳外長煙依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