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前大雪即晴
臘前三白已奇絕,年后六花仍作團。
才定忽斜偏有思,欲消還凍不勝寒。
且留大地萬銀屋,要伴青天孤玉盤。
今歲上元君記取,紅燈白月雪中看。
臘前三白已奇絕,年后六花仍作團。
才定忽斜偏有思,欲消還凍不勝寒。
且留大地萬銀屋,要伴青天孤玉盤。
今歲上元君記取,紅燈白月雪中看。
臘月前下了三場大雪已經很奇妙了,年后雪花依舊成團飛舞。雪花剛穩定飄落又忽然斜飛,似乎別有一番情思,快要消融時又凍結起來,好像承受不住寒冷。暫且讓大地留存這無數銀白的雪屋,還要讓它陪伴那青天中的一輪孤月。今年正月十五你要記住,去看那紅燈與白雪、明月交相輝映的美景。
臘前三白:臘月前下三場雪。農諺有“臘雪是被,春雪是鬼”“臘雪兆豐年”等說法。
六花:雪花,因雪花六角,所以稱六花。
玉盤:指月亮。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節。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在元宵節前下雪又轉晴的時節。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處于較為安定的時期,詩人在看到雪景后有感而發,對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充滿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上元前雪景并期待節日。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細致觀察與熱愛。
床頭澗水響泠泠,床上幽閒自曲肱。莫放飲牛人洗耳,恐沾塵污石龕燈。
毒蜃狂鯨盡退藏。網船板戶亦豐穰。荒墩懷古重南塘。未辦撈蝦行草屩,漫思縛艾泛蒲觴。天風海雨度端陽。
一年青春日無幾,二月小雨花齊開。底事我禁愁思得,可能不近酒杯來。山青樹樹明于纈,江遠村村爛作堆。老罷興來須抖擻,自吟詩句自相催。
嗟予抱區區,疇昔同里闬。過從三十年,知心不知面。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變。煢煢蹈海馀,踽踽南冠殿。劇談泥涂際,握手鞍馬倦。依依斯文意,苦恨十年晚。魯仲偶不逢,隨世本非愿。靈胥目未抉,端欲詣所見。及茲萬里別,一夕腸百轉。余生諒須臾,孤感橫九縣。庶幾太尉事,萬一中丞傳。
濃云漠漠雨毛空,染出桃腮照眼紅。遮莫異香飄幾席,多情拂掠謝東風。
幽齋棲委巷,蕭散寄高吟。筆底青山債,尊前白發心。俗緣閒漸減,玄理老彌深。三徑蓬蒿滿,唯容二仲尋。
長安門館鳳池通,幾許招尋令節同。海內故交還骨肉,天涯萍跡漫西東。鸞棲正借高岡樹,鵬運宜摶碧海風。圣主聰明過堯舜,欲于何地獻愚忠。
家住銅梁巴蜀間,風塵不倦老容顏。海內勝游無定轍,滿囊行紀漢河山。山青水碧秋更好,建業東連閶門道。龍虎高城駐夕陽,麋鹿荒臺沒秋草。共誰吊古擴懷抱,夾岸丹楓零落早。未滿商家傅說心,春來細雨澤枯槁。槁木開花造物功,三農完稅歌年豐。猶恐蒼生歲暮窮,繁霜兩地憂思同,感時草際亂鳴蟲。不信試看江上月,老夫極目送征鴻,又起蕭蕭西北風。
云衢眇飛鴻,往來解隨陽。序當夜有所,次進朝有行。瀚海天山西,卵育歲為常。八月秋風高,雍雍共南翔。水國足汀洲,江湖多稻粱。晻靄帶殘蘆,老岸青草長。哀鳴洞庭月,亂點瀟湘霜。太和開冰天,北去頏穹蒼。信禽法天運,斷不為炎涼。偶為篝燈誤,縛足離江鄉。飲啄養為媒,朋儔總相忘。嗷嗷解愁人,乃反無愁腸。弋人見冥鴻,矰繳潛施張。置媒使號呼,投網來搶攘。奄忽一舉盡,羽毛皆摧戕。厭然束縛去,又向云間望。嗟嗟罔民徒,詭計不可防。被獲反為用,竭力如鬼倀。有信復無智,終自為身殃。誤己更誤人,不悟真可傷!
行過河西曲,來尋小阮家。繞籬都種菊,十月未開花。遠樹含秋色,輕云護晚霞。也須頻到此,隔屋酒堪賒。
萬里揚鞭到益州,旌旗小隊錦江頭。紅船載酒環歌女,搖蕩百花潭水秋。
黑發勛名鏡里看,紫宸章疏早辭官。閒心自愛商山曲,懶聽人歌蜀道難。
家傳文獻六經香,袖有驪珠日月光。喬木陰陰人已遠,祇應故笏是甘棠。
滿鉤疏箔卷檐楹,秋靜江天刮眼明。梵冊已翻千偈妙,爐香未散一堂清。沾衣菊露情□□,□□松聲夢不成。我與道人緣分熟,可能朝夕厭逢迎。
尺樹盆池曲檻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澥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彷佛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胸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