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閑
習閑成懶懶成癡,六用都藏縮似龜。
雪已許多猶不飲,梅今如此尚無詩。
閑看貓暖眠氈褥,靜聽猧寒叫竹籬。
寂寞無人同此意,時時惟有睡魔知。
習閑成懶懶成癡,六用都藏縮似龜。
雪已許多猶不飲,梅今如此尚無詩。
閑看貓暖眠氈褥,靜聽猧寒叫竹籬。
寂寞無人同此意,時時惟有睡魔知。
習慣了清閑,變得慵懶,慵懶又變成癡態,六根都收斂起來像縮在殼里的烏龜。雪已經下了很多,卻還是不飲酒;梅花如今開得這般好,卻還沒有寫詩。悠閑地看著貓兒在氈褥上暖暖地睡覺,靜靜地聽著小狗在竹籬邊因寒冷而吠叫。寂寞無人能理解這種心境,時時只有睡魔知曉。
習閑:習慣清閑。
六用:佛教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功用。
猧:一種小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生活中,可能因長期的清閑而產生了孤寂之感,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習慣清閑后的慵懶與孤寂。其特點是用日常場景刻畫心境,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能體現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表達。
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折芳愧遙憶,永路當日勖。遠見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獻書入金闕,酌醴奉瓊筵。
屢忝白云唱,恭聞黃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漢希騰遷。
銘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我留在金門,君去臥丹壑。
未果三山期,遙欣一丘樂。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東海鷗,共營西山藥。棲巖君寂滅,處世余龍蠖。
良辰不同賞,永日應閑居。鳥吟簷間樹,花落窗下書。
緣溪見綠筱,隔岫窺紅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鏡間,松鳴風琴里。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
身世如兩忘,從君老煙水。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何處。
口銜云錦字,與我忽飛去。
鳥去凌紫煙,書留綺窗前。
開緘方一笑,乃是故人傳。
故人深相勖,憶我勞心曲。
離居在咸陽,三見秦草綠。
置書雙袂間,引領不暫閑。
長望杳難見,浮云橫遠山。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壯心屈黃綬,浪跡寄滄洲。
昨觀荊峴作,如從云漢游。
老夫當暮矣,蹀足懼驊騮。
昔獻長楊賦,天開云雨歡。當時待詔承明里,浮云蔽日去不返,總為秋風摧紫蘭。
角巾東出商山道,聞道金陵龍虎盤,還同謝脁望長安。
千峰夾水向秋浦,陶公矍鑠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
此中豈是久留處,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
聞君往年游錦城,骯臟不能就珪組,至今空揚高蹈名。
夫子工文絕世奇,從茲一別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嚴陵不從萬乘游,
歸臥空山釣碧流。
自是客星辭帝座,
元非太白醉揚州。
黃鶴東南來,寄書寫心曲。倚松開其緘,憶我腸斷續。
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
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蹇予未相知,茫茫綠云垂。
俄然素書及,解此長渴饑。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
喜茲一會面,若睹瓊樹枝。憶君我遠來,我歡方速至。
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我情既不淺,君意方亦深。
相知兩相得,一顧輕千金。且向山客笑,與君論素心。
一身自瀟灑,萬物何囂喧。拙薄謝明時,棲閑歸故園。
二季過舊壑,四鄰馳華軒。衣劍照松宇,賓徒光石門。
山童薦珍果,野老開芳樽。上陳樵漁事,下敘農圃言。
昨來荷花滿,今見蘭苕繁。一笑復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罷同所樂,此情難具論。
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
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之懷袖間。
今日贈予蘭亭去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余興,長吟播諸天。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
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散為飛雨川上來,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曾無好事來相訪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濟。應運生夔龍,開元掃氛翳。
太微廓金鏡,端拱清遐裔。輕塵集嵩岳,虛點盛明意。
謬揮紫泥詔,獻納青云際。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計。
彷徨庭闕下,嘆息光陰逝。未作仲宣詩,先流賈生涕。
掛帆秋江上,不為云羅制。山海向東傾,百川無盡勢。
我于鴟夷子,相去千余歲。運闊英達稀,同風遙執袂。
登艫望遠水,忽見滄浪枻。高士何處來,虛舟渺安系。
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麗。延引故鄉人,風義未淪替。
顧侯達語默,權子識通蔽。曾是無心云,俱為此留滯。
雙萍易飄轉,獨鶴思凌歷。明晨去瀟湘,共謁蒼梧帝。
游子東南來,自宛適京國。
飄然無心云,倏忽復西北。
訪戴昔未偶,尋嵇此相得。
愁顏發新歡,終宴敘前識。
閻公漢庭舊,沈郁富才力。
價重銅龍樓,聲高重門側。
寧期此相遇,華館陪游息。
積雪明遠峰,寒城鎖春色。
主人蒼生望,假我青云翼。
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里。地古寒云深,巖高長風起。
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遠。拂琴聽霜猿,滅燭乃星飯。
人煙無明異,鳥道絕往返。攀崖倒青天,下視白日晚。
既過石門隱,還唱石潭歌。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此人不可見,此地君自過。為余謝風泉,其如幽意何。
安石泛溟渤,獨嘯長風還。
逸韻動海上,高情出人間。
靈異可并跡,澹然與世閑。
我來五松下,置酒窮躋攀。
征古絕遺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勝境美沃州。
蕭颯鳴洞壑,終年風雨秋。
響入百泉去,聽如三峽流。
剪竹掃天花,且從傲吏游。
龍堂若可憩,吾欲歸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