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賦梅花十二題 其六 雨中
水泛殘香不可尋,更堪煙雨鎖花心。祇知賜浴恩波重,未識和戎怨淚深。
水泛殘香不可尋,更堪煙雨鎖花心。祇知賜浴恩波重,未識和戎怨淚深。
逢師竹澗旁,歲慘下歸航。
我獨疑深隠,僧來說坐亡。
草墟曾住寺,塵鏁別營房。
渺渺吳中道,無因過上塘。
一法若有,山河大地平沈。萬法若無,森羅萬像顯煥。
舊歲今宵去,去去實不去。新年明日來,來來實不來。
一法萬法,新年舊年。大地全收,千差一舉。
絕去來,沒回互。回時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昔聞天祚際,城此鎮東州。
壞塹尋余鏃,荒祠立故侯。
荊榛無茂日,禾黍幾番秋。
江上寒潮水,依然到石頭。
解報窗前雨,清聲細可聽。
一身都是膽,數葉共生缾。
不作抽書樣,休尋本草經。
夏蟲猶怕苦,莫敢近青青。
野徑菊仍好,村壚酒亦嘉。
未應今日蕋,便是背時花。
心在家千里,身猶客九華。
官程難久駐,風雨暮山斜。
兩公未見無際前,謂從本有成話墮。
兩公既見無際后,謂是不同成兩個。
明知見與未見時,蒼龍終不澄潭臥。
云巖晚歸玲瓏巖,老兒家有彌天禍。
口皮邊禪慣賣弄,動輒引人入荒草。
不知兩公竟何意,春風又問東南道。
貧思舊債濟北馿,再欲一頓憨作么。
當時失卻一只眼,賦過關門夾山老。
后三十年有話在,珍重此行休放過。
天生有大福德人,與佛同時同現瑞。
是知心與佛心同,母儀天下同化育。
如春及物春無跡,如月印水月無痕。
天人中來道機熟,應身摩耶顯慈力。
與天同壽福元元,萬年密贊無為治。
山林演此無為法,是亦名為報恩者。
人心元至虛,天下本無事。
舉世役于形,擾擾誰暫置。
先生自超俗,涵養老逾粹。
妙契無名翁,深造靜閑味。
壺中貯日月,胸次納天地。
婆娑閱四序,物物見春意。
林花高下紅,庭草淺深翠。
一笑扶瘦筇,行吟散微醉。
小小盆中花,春風隨分足。
花肥無賸紅,葉瘦無欠綠。
心傾幾點香,也飽游蜂腹。
太盛必易衰,荒煙鎖金谷。
十日九風雪,差見今春寒。
梅花辦歸計,一點心欲酸。
所秉太孤潔,有此末路難。
來年復相見,一笑賀平安。
騎獵似為業,養鷹如養兒。
人言鷹玩兔,主翁鼎鑊之。
玩兔信不忠,九死固其宜。
萬一疑似間,群鷹驚欲飛。
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晝見日,夜見星。
松本直,棘本曲,如何是一法。
一冬二冬,叉手當胸。
畫龍看頭,畫蛇看尾。
雪山冷坐六年,此處無金二兩。
少林面壁九年,俗人沽酒三升。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呌斷腸聲。
洽人恩惠在鄉閭,石有玙璠水有珠。
愛日欲烘陰枳棘,壽星悵望落姑蘇。
池臺舊宅流滄海,丘垅新封近太湖。
卻憶渡江同到處,寒城渺渺夜啼烏。
東津占得江山勝,安頓亭臺到處宜。
夜夜中秋明月影,朝朝寒食好花枝。
長牋短軸真行字,舊軸新編倡和詩。
只隔一潮飛不去,悵懷惟有白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