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賦梅花十二題 其八 竹外
枝上淡煙籠白雪,此君高節助清真。要知謝女姿容別,林下孤標迥出塵。
枝上淡煙籠白雪,此君高節助清真。要知謝女姿容別,林下孤標迥出塵。
秋來也,秋色倍蕭然。一曲新涼歌徹后,萬般愁緒總無端。酒醒覺輕寒。秋來也,秋夜睡尤遲。心事微茫燈黯黯,雨聲斷續夢依依。花落幾輪回。
瓦枕藤床,道人勸飲雞蘇水。清雖無比。何似今宵意。紅袖傳持,別是般情味。歌筵起。絳紗影里。應有吟鞭墜。散策薌林,幾回來繞團團樹。月明風露。平地神仙數。準擬歸來,移近東家住。應相許。為君起舞。直到高寒處。
大廈久撞壞,撐拄非一支。安得好柱石,壯麗如昔時。向來榮盛處,草木今紛蕤。群材未盡出,去若馬脫羈。豈期朝無人,過之輒欲私。骨相不媚嫵,因歸結茅茨。忽逢高軒過,飄然鸞鳳姿。宜在帝左右,珥筆班龍墀。少年歷清貫,高名誰不知。胡為至下邑,撫俗問民疵。題詩滿巖谷,妙處有馀師。
一片湖光凈。被游人、撐船刺破,寶菱花鏡。和靖不來東坡去,欠了騷人逸韻。但翠葆、玉釵橫鬢。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愛不可近。沙鷺起,晚風進。功名得手真奇雋。黯離懷、長堤翠柳,系愁難盡。世上浮榮一時好,人品百年論定。且牢守、文章密印。秘館詞人能度曲,更不消、檀板標蘇姓。凌浩渺,納光景。
鄧禹趨扶漢鼎初,姜公應未著陰書。縱勷八百周京業,應誚當年老負鋤。
病骨終朝臥,鄉心萬里馳。朔風吹漸定,山月出何遲。玉宇清輝發,瑤臺疏影移。小庭叢菊滿,冉冉露華滋。
澗外秋水足,策策復堂堂。焉知我非魚,此樂思蒙莊。
清茶啜罷味留腮,勝酌金莖露一杯。茅屋秋高重待覆,柴門日晏始教開。青山與世無新故,白鳥親人自往來。不忍見渠歌舞地,樵夫牧豎日登臺。
山盡雩壇水盡沂,暮春人亦暮春衣。不知雪月風花老,幾度空山打坐歸。
酒量角滄溟,談鋒落斗星。竹林真小飲,河朔未全醒。鼓為催花急,杯從斗草停。誰看朱似碧,轉覺眼逾青。
一更獨坐淚成河,半夜想思愁轉多。左右不聞君語笑,以橫只見唱戎歌。
千秋珠水海門行,到此巒岑瑞靄生。非賴女媧遺玉色,只緣造化孕瓊英。煙波好種鮫人夢,鄉梓宜尋君子誠。卻問那琴揮遠韻,為誰彈奏淺深情。
先朝臺殿影重重,香靄霏微散碧空。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寶珠中。檜生左紐天機契,龍豢前池海脈通。綠發仙翁披鹿褐,一龕神氣與生同。
遍地散烽煙,何方冀瓦全。長安居不易,故土重難遷。身比籠中鳥,飛無世外天。層層薪積累,厝火畏終然。
忽傳海外來青鳥,行慶杯中映紫霞。芳草伴人頻作客,白云何處倍思家。已知陶令歸餐菊,猶似潘郎學種花。遙想鹿門當此日,含情游子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