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快晴靜勝堂席上
一笑憧憧鴈鶩行,簿書堆里賦秋陽。
心如墜絮沾泥懶,身似飛泉激石忙。
雨后蹲鴟先稻熟,霜前浮蟻鬭棖香。
天涯節物遮愁眼,且復隨鄉便入鄉。
一笑憧憧鴈鶩行,簿書堆里賦秋陽。
心如墜絮沾泥懶,身似飛泉激石忙。
雨后蹲鴟先稻熟,霜前浮蟻鬭棖香。
天涯節物遮愁眼,且復隨鄉便入鄉。
大家相視一笑,看著那如雁鶩般排列的人群,在堆積如山的文書里迎來秋日暖陽。心思像墜落在泥里的柳絮般慵懶,身體卻似飛泉撞擊石頭般忙碌。雨后的芋頭比稻谷先成熟,霜前的美酒散發著橙子的香氣。天涯的節令景物遮住了憂愁的雙眼,暫且入鄉隨俗吧。
憧憧鴈鶩行:形容人群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像雁和鶩飛行的隊列。
簿書:指官府的文書、檔案。
墜絮沾泥:飄落的柳絮沾在泥上,比喻心思慵懶。
蹲鴟:指芋頭。
浮蟻:指酒面上的浮沫,代指酒。
鬭棖香:橙子的香氣。
節物:隨季節變化的景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簿書堆里”可推測,詩人當時身處官場,忙于公務。在秋雨快晴之時,于靜勝堂席上有感而發,可能當時詩人在外地任職,面對異鄉的節令景物,觸發了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官場忙碌中的復雜心境。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對身邊事物的描寫來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感受和情感。
八齡幼子今頭白,袖有清詩忽到門。前代謾誇棠與笏,何如詩禮典刑存。
濟寧劉節判,邂逅意何多。共說鄉枌話,勝如雪夜過。銀絲膾錦鯉,綠酒酌紅螺。別后期珍重,功名鬢未皤。
先生行樂在清溪,滿世功名對畫脂。一道寒波隨眼凈,百年高柳到天垂。昔人無處問誰氏,遺礎有情猶舊基。猿鶴至今煙慘淡,賢愚俱盡水漣漪。四時相及漏催滴,萬事不疑冰泮澌。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苧與天隨。
當年風采動朝端,咫尺天衢行路難。金馬醒多猶礙隱,銀魚卸卻始成安。聊從秘術探鴻寶,不為雄心注鹖冠。見說郊居新賦就,可能將寄阿筠看。
□幾□□□□□,□□依舊向陽開。神仙究竟歸何處,駐馬多時望不回。
八旬有六老親年,杖國嬰兒在膝前。孝子身終須大耋,貧家養薄只荒田。諸孫酒饌爭擎案,三婦衣裙競上箋。乞取桃花向王母,更分長壽小銀錢。
范內留芳訓,扶天有駿功。仙游知跨鳳,圣念為當熊。玉佩虛無里,蒼云悵望中。宜春花照眼,淚灑舊時叢。
七尺水中蒲,下有三寸白。語歡勿盡根,留為來年息。
唯有一字書,寄之南飛雁。
已免均房險,寬平喜博山。園林皆掩映,風俗自安閑。麻麥三春暮,人煙百里環。吾行半天下,難得此江關。隱隱來山遠,茫茫去路平。舟車楚北戶,城冢漢南京。小杏沾花摘,春醪對雨傾。士民留我住,強作少陵行。
典教除巴縣,之官出帝畿。也知輕道路,所樂近庭闈。河岸楊花滿,帆檣燕子飛。相期傳授暇,自省莫令稀。
朱顏玉腕委黃坭,薄命張喬月墜西。寄語東山謝丞相,歸來無妓可相攜。
陟彼北顧樓,遙望燕臺城。亭亭入云端,閶闔夾層扃。極樞亙南北,分野隔杳冥。念子昔年少,詞垣著奇英。待詔趨內庭,出入供承明。丈夫志四海,豈為林壑盟。征雁背人翔,孤鳴索其朋。明德期不爽,離思奚足形。
邂逅同歌行路難,一尊湖海罄交歡。勸君莫擬三閭賦,今日無人似子蘭。
羈旅苦無悰,良辰忽以至。臨水嘆將歸,登高詢故事。共有龍山興,載酒雁峰寺。地暖氣初肅,風緊葉欲脆。久知瘴癘清,未覺風土異。燕去誠知節,雁回有何意。欲窮萬里目,幾席屢遷次。煙霞蕩遠空,絲竹激悲吹。菊蕊未堪餐,橘香薰欲醉。漢臣榮佩萸,楚客思葺芰。楓岸君滯宦,衡門我棲志。忽聆岐路言,臨觴發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