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自吏部郎去國時獨同舍趙友益追路送詩數月友益得儀真過吳江次元韻招之
東風分袂省西廊,袖有明珠照客航。
道義有情通出處,文章無地著炎涼。
君今猶把一麾去,我敢倦鋤三徑荒。
邂逅天涯如夢寐,肯來相對話更長。
東風分袂省西廊,袖有明珠照客航。
道義有情通出處,文章無地著炎涼。
君今猶把一麾去,我敢倦鋤三徑荒。
邂逅天涯如夢寐,肯來相對話更長。
在東風中于省西廊分別,你袖中如明珠般的詩作照亮我的客船。我們因道義相通,無論仕途進退都情誼不變,文章也不會受世態炎涼影響。如今你持著旌麾赴任,我怎敢倦怠,要守好這歸隱的荒徑。若能在天涯偶然相逢,就像在夢中,真希望你來與我長談。
分袂:分手、離別。
省西廊:可能指當時任職的官署西邊走廊。
明珠:比喻趙友益送的詩。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
一麾:指州郡長官的職位,這里指趙友益赴任。
三徑:指歸隱者的住處。
作者從吏部郎任上離開京城,好友趙友益追路送詩。數月后趙友益到儀真經過吳江,作者用趙友益原韻寫詩相招。此時作者已離開官場,心境或有對官場的淡泊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情誼和自身生活態度。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垂楊猶是舊風華,竹所無人映夕霞。野草果然燒不盡,春來到處又開花。紅塵遍印馬蹄痕,警衛無端屢禁門。花命亦如人命薄,天寒修竹黯銷魂。洗馬橋頭籬竹邊,桃花零落菜花妍。微波榭畔波如鏡,祇見浮萍不種蓮。竹外猶馀三兩花,宮墻桃李屬誰家?東風無力難為主,空對殘陽曳絳紗。
得鹿未足喜,喪馬勿用逐。初萌得失心,方寸成百曲。纖人恣物情,熊掌又魚肉。曾推萬禍原,古今從一欲。
喬木豈能忘故國,結茅聊復紀新亭。此君玉立傍無友,猶有幽禽靜可聽。
惆悵。惆悵。歲歲年年相望。暮春初換單衣。又見應簾燕飛。飛燕。飛燕。人鎖昭陽深院。
山外浮云云外城,江邊羌角水中聲。
無奈這群迷。味色聲中若系羈。盡任改頭兼換面,何悲。不染伊時不管伊。春去又秋兮。莫遣空逾十二時。好把自然真妙旨,修為。塵事縈仍道甚希。
戲水源頭指舊蹤,當時一笑也難逢。紅兒若為回桃臉,豈比連催舉五烽。
衣缽老來都唱卻,赤條條地更身安。但教留得娘生褲,雪打風吹不解寒。
老骨槎牙不入時,可看霜雪點須眉。短披樵褐形如鶴,長把農書手欲龜。饑飽生前皆有定,文章死后竟何禆。憑高欲說無人會,早暮南窗盼綠猗。
美人有碩德,輝光映儒□。□□□為食,生民以為心。螭蟠久存蟄,巖棲□□霖。憂時恒若疾,不為風雨淫。
不信芳春去便休,騎驢出郭訪林丘。名留端的留誰住,更叩園門一索求。深深夏木盡成陰,但囀黃鸝驚客心。畢竟芳菲何處是,石林小院遍追尋。滿庭木石自參差,惟見空枝映碧池。行到畫橋臨水處,沈吟不覺立移時。樓臺倒映影澄鮮,流盡落花自靜便。可怪南風還學步,鱗鱗吹皺水中天。虎樣高巖龍樣松,可亭西畔影重重。登臨欲向鄰家望,但聽斜陽透遠鐘。曲徑斜橋別有天,竹籬曲處草蔥芊。昨宵汩汩桃花水,流向紅塵何處邊。掃苔斜倚夕陽亭,密葉繁枝鎖畫屏。還向西南林際望,撲人惟見數峰青。密罨蛛絲深閉門,徘徊此際更銷魂。花明柳暗春多少,可在鄰墻又一村。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著我數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心閑境樂鎮長好,拈起風光總是詩。
離怨。離怨。訴與紅閨女伴。嬌憨不解人愁。索掩銀屏睡休。休睡。休睡。泥剝建溪蓮子。
誰道圖書府,不通氈罽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