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察院王丈挽詞 其一
論蜀三年戍,還吳萬里船。
云歸雙節后,雪白短檠前。
百世春秋傳,一丘陽羨田。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煙。
論蜀三年戍,還吳萬里船。
云歸雙節后,雪白短檠前。
百世春秋傳,一丘陽羨田。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煙。
談論蜀地三年戍守之事,返回吳地乘坐萬里之船。云隨著雙節歸來后,在短燈檠前頭發已雪白。能留下百世流傳的春秋史作,還有一丘陽羨的田地。人生如此結束,何必非要登上凌煙閣留名呢。
提刑察院:官職名。王丈:對王姓長輩的尊稱。挽詞:哀悼死者的詞。
論蜀:談論蜀地之事。戍:戍守。
雙節:古代使臣出行持有的符節,這里可能指官員的儀仗。
短檠(qíng):矮燈架,借指燈。
春秋傳:泛指史書著作。
陽羨:古地名,今江蘇宜興。
凌煙:指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繪有功臣圖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來看,應是在王姓提刑察院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哀悼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某個階段,作者通過此詩對逝者一生進行總結和評價。
這首詩主旨是對逝者一生的高度評價,認為其不追求功名利祿,著書田園的一生同樣有價值。其特點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人生價值的一種思考。
東隅久不庭,抗疏出忠誠。不憚殊方使,期休四海兵。長虹貫日白,巨鹢壓波清。笑下扶桑國,歸來致泰平。
點檢堯蓂,自元宵過了,兩莢初飛。蔥蔥郁郁佳氣,喜溢庭闈。惟知降、月里姮娥,欣對良時。但見婺星騰瑞彩,年年輝映南箕。好是庭階蘭玉,伴一枝丹桂,戲舞萊衣。椒觴迭將捧獻,歌曲吟詩。如王母、款對群仙,同宴瑤池。萱草茂長春不老,百千祝壽無期。
我疑邃古初,奔精墮南斗。元氣淋漓擘石開,帝遣巨靈來試手。想當剝削時,震撼天亦驚。至今萬萬古,菡萏搖空青??涨嚯x立盡奇峭,游子見之為改貌。又恐濤波舂蝕馀,尺土無由逗痕竅。一峰黝黑中窈弘,下有線路攀幽藤。崖心如瞰鬼窟穴,石口忽漏天聰明。前直兩峰上云雨,爭來效奇若掀舞。橫林掩苒夕氣薰,飛翠走香灑晴紫。班荊久低回,沈思綜玄理。壯哉天地功,設奇乃如此。大風簸積氣,勢至即凝聚。坳坎機則然,胡為浪嗟擬。翻然破來路,寒月照潭水。
巖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寧復此秋崖。不須更問青烏子,一鍤相隨死便埋。
澤國風煙惡,平居念少游。三冬霜樹少,八月火云流。旅館那堪暑,危臺獨覺秋。遠林藏小寺,虛市隔孤洲。日落山銜碧,江昏蜃吐樓。云峰連北斗,鳥道絕南州。丘壑從茲逝,軒裳豈足留。終當思范蠡,歸泛五湖舟。
相留不稱主人心,多病虛勞酒滿斟。廳事便臨芳草徑,庖廚只就綠槐陰。玫瑰出檻參差拆,薜荔依墻積漸深。卻恨無情是朝日,暫陪歡笑已西沈。
娘生指上血一滴,染盡給孤園里花。三十二枝春盎盎,不知香藹幾恒沙。
海水天際落,北風捲蓬根。愁煙結遠思,薄暮空紛紛。京洛子不留,驅車出都門。離筵楓葉下,客路遠聲聞。借問此日還,何時鷗鷺群。舟移九曲棹,樹隱重關云。笑我鸞鶴姿,久閉樊籠春。煙霞有歸夢,為爾飛吟魂。
西方大圣人,國土名極樂。萬法同虛空,一塵安所著。嗟嗟蠻觸民,智勇困蝸角。
崔巍萬仞儼危梯,躡履多憑一杖藜。老宦躋崖沖斗動,高朋立頂惹風啼。振衣遠望乾坤小,舉首回看日月低。自是登天疑有路,云山縹緲夕陽西。
皇情念手足,大器期晚成。時哉不可后,揮袂輕滄溟。英姿自颯爽,猛志宜專精。接人謙而尊,奉己儉乃宏。晏然處眾中,孰能指以驚。譬彼五岳重,無令見真形。世變在旦暮,天道猶難明。莫茲君父憂,歸來佐中興。
徵君名姓徹宸嚴,谷飲巖棲寶不貪。稱意沙鷗隨上不,論才竹箭美東南。蕩胸震澤吞能九,開徑柴桑益有三。盡為草堂拈勝槩,留將山史作佳談。
買得園亭位面陽,百年心事一時償。風吹楊柳回鸞舞,雨浥芙蕖墮馬妝。相下未成真率會,洛中空記姓名香。當時太液池邊宴,不信人間六月涼。
蒼嶺松花結子成,南明山色翠相迎。游客思,故人情,不是陽關墮淚聲。
曉風飄磬遠,暮雪入廊深。念載禪房宿,慇勤自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