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小池
引出白云根,潺潺漲蘚痕。
冷光搖砌錫,疏影露枝猿。
凈帶凋霜葉,香通洗藥源。
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引出白云根,潺潺漲蘚痕。
冷光搖砌錫,疏影露枝猿。
凈帶凋霜葉,香通洗藥源。
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泉水從白云繚繞的山根處引出,潺潺流淌漲滿了生著苔蘚的石痕。清冷的水光晃動著階上的錫杖,稀疏的樹影間露出棲息枝頭的猿猴。池水純凈帶著經霜凋零的樹葉,香氣連通著洗藥的水源。貝葉上的文字古老,適合在此處翻閱研讀。
白云根:指山的深處,白云繚繞之地。
潺潺:水流聲。蘚痕:苔蘚的痕跡。
砌錫:階上的錫杖。錫,錫杖,僧人所持法器。
疏影:稀疏的樹影。
凋霜葉:經霜凋零的樹葉。
洗藥源:洗藥的水源。
貝多文字:指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經文字。
翻:翻閱、研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僧舍時,被僧舍小池的清幽環境所觸動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常與僧人交往,對禪意生活有一定的追求,詩人身處這樣的氛圍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以僧舍小池為描寫對象,描繪了小池周圍的清幽景色和禪意氛圍。主旨在于展現禪境的寧靜與美好,突出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在文學史上,它是一首體現禪意詩風的佳作,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佛門凈地的獨特魅力。
欲挽狂瀾愧弗勝,孤忠百折有誰朋。酬恩一縷江天曉,脫跡兩間箕尾乘。不污汗青辜皦日,彌堅貞白謝高陵。春秋大義昭今古,芳草萋萋氣厲棱。
赤腳經冰本耐寒,四時偏不脫皮冠。更饒數尺纏頭布,留得纏尸不蓋棺。
縱橫出岫長天窄,消散歸山片月孤。
虎門送君晚,白日落蒹葭。故里不同去,他鄉獨作家。多離愁覺減,入世懶逾加。已有西來約,還山待菊花。
布被心情惡。寒夜聳,作詩肩削。青琴碎卻。大招零落。笑抗疏功名,輸紙薄。萬感幽單長淚閣。微睡著。有莊舄、吟聲依約。
正閫成王化,開宮奉母儀。身當四海養,壽祝萬年期。
二月清明柳最嬌,春痕紅到海棠梢。寄聲梁上雙飛燕,好啄香泥補舊巢。
晨飆下嚴霜,波水白浩浩。雞鳴人語動,趨駕恨不早。出門望原野,四顧但衰草。芒碭一何寥,驚雁鳴寒蓼。老驥志千里,烈士輕遠道。臨事母謂難,為善豈在小。飏舟逾長淮,登陴望大江。氣勢何郁盤,皇矣真我邦。宮殿槩高清,鐘山變青蒼。橫飆靜霜夕,天塹如沸湯。時平智士拙,貨賤良賈藏。無言邊境勛,寧居亦慨慷。隕霜凋楓木,澤藪莽虞虞。結徒策青驪,行狩聊我娛。左發殪玄兕,右捎仆文駼。插羽坐草間,飲酎炙鮮腴。川光夕明滅,雁騖風叫呼。立馬千仞岡,仰送浮云徂。彈劍問所私,何如李金吾。
媚珠池上草萋萋,吊鶴徘徊鴉亂啼。哭晝倚門文伯母,建碑當戶孝章妻。難兄已奉移根議,老友空緘寄淚題。我已卜鄰君省否,小檀欒畔鳳臺西。
湖海飄搖日似年,相思兩地尚依然。壯心自笑成何事,慚愧佳人寄錦箋。
插天群木無片葉,冬雪未消春又雪。農夫望歲喜可知,獨客坐艙愁欲絕。野梅著花凌清寒,澗水出山多曲折。水村清曉凍雀喧,山徑模糊人跡滅。急欲入山車不行,轉擬還家風又掣。孤舟底事破寂寥,烘暖硯池冰散纈。作詩消閟真良策,掃雪烹茶勝金屑。料無好友來相尋,可惜良晨去如瞥。新句喜從枕上吟,舊愁懶向夢中說。同云未散天不晴,天亦何為心似鐵。
云雨巫山夢已闌,衰容羞向鏡中看。歌成紈扇秋風冷,舞罷霓裳夜月寒。玉箸暗垂今日淚,金蓮空想舊時歡。閒居寂寞誰相問,簾捲黃昏獨倚欄。
雨迷芳草路,春光去也,苒苒綠成陰。奈征人欲別,幾夜挑燈,話到曉鐘沉。揮毫蘸淚,擘濤箋、還寫離心。回首處、鞭絲茸帽,無限感幽襟。從今。萬里煙樹,千疊青山,剩愁痕夢影,空費卻、一函紅豆,兩地孤吟。瑤云路近天香早,愿殷勤、折取秋深。休負我、閑窗盼望佳音。
島嶼茫茫界,波濤洶洶秋。共傳操鐵艦,何以鞏金甌。宿將徵楊仆,專征用武侯。華夷此天險,防禦要深謀。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烏恰克中燒不盡,燎原野火四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