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直閣鄭公挽歌詞 其二
憶昨登門日,驩傳考室詩。
謂公安且吉,何意哭于斯。
遺老典刑盡,此邦名教悲。
誰能傳耆舊,他日慰吳兒。
憶昨登門日,驩傳考室詩。
謂公安且吉,何意哭于斯。
遺老典刑盡,此邦名教悲。
誰能傳耆舊,他日慰吳兒。
回憶起當初登門拜訪您的日子,還歡快地傳頌著您喬遷新居的詩作。本以為您平安又吉祥,沒想到卻在此處為您哭泣。老人們和典范都已逝去,這地方的名教也令人悲嘆。誰能記錄下這些年高望重的人的事跡,日后安慰吳地的百姓呢。
驩傳:歡快地傳頌。
考室:指落成新宅。
典刑:典范。
名教: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吳兒:吳地的百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鄭公相識,曾登門拜訪,見證過鄭公的喜事。當時可能社會處于一種傳統價值觀受沖擊的階段,鄭公作為當地的典范人物,他的離世讓詩人深感名教傳承的危機。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鄭公,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體現悲戚。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傳統人物離世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轉得頭來已是遲,恰如曾未轉頭時。一錢覓得無及處,猶自區區誑阿誰。五十三人一縷穿,小兒雖小膽如天。茫茫煙水無重數,買得風光不用錢。一字未曾談般若,謾天謾地盡饒伊。祇園乞食歸來后,法會因由又是誰。劍下十分真,難藏獨露身。江流石不轉,獨有蘊空名。進步竿頭踏斷橋,太虛凸處水天凹。古今吃?知多少,不似阇黎這一交。
遠道長驅泥滑滑,嚴裝倦客馬蕭蕭。誰家短笛遞悲咽,半壁寒燈照寂寥。悵望云山迷故國,不妨風雨妒今宵。更憶傳柑新宴罷,漢宮春色為誰驕。
臺山路,驀直去,趙老見婆無別語。勘破回來知不知,莫信閑人說是非。
急風禾黍暮,獨立向斜陽。水遠歸帆白,山明落葉黃。潘生霜染鬢,屈子淚沾裳。淹滯何為者,臨岐空自傷。
嘉卉比君子,亭亭植清時。出污色不染,過雨葉更奇。我家濂溪翁,自昔偏愛之。后人艷高誼,種之益蕃滋。碧香或送酒,適意還題詩。酒香遠愈好,每與南薰期。
玉壺春色比花妍,纖手親斟與謫仙。情到十分如酒滿,緣徵百歲似杯圓。為卿拚死何辭醉,知我沉酣屢勸眠。馀瀝互攙蓮子盞,分明合巹繡床前。
雨冷晴還冷,冷暖雨晴難定。壺觴廢置已多時,年來戒酒,總為杜陵病。人間大夢誰先醒。我在耽禪靜。笑他明月多事,穿窗做弄爐煙影。
曾到東風最上頭。低云閣雨接溪流。只應縞袂閨房秀,尚帶天香汗漫游。當日暇,從賢侯。沖寒迎翠小遲留。歸驂白鳳來何處,更指玉霄城畔樓。
沿江短艇認魚家,開遍桃花處處霞。三水共趨江口合,一峰低讓樹頭遮。重憑野檻思吟侶,甫試征衫惜歲華。誰信黃塘今夜宿,鵑聲十倍客愁加。
相隔天涯已半秋。魚書頻投,雁書頻投。一朝相見喜盈眸。細訴僝僽。再訴離愁。肴酒盈卮且唱酬。花上魚鉤,月上簾鉤。無端重別恨悠悠。風亦難留。雨亦難留。
濟漯相將日暮時,此間乃有杜陵池。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水入南池讀古碑,任城為客此何時。從前秪為作詩苦,留得驚人杜甫詩。
一入寒潭幾度秋,不勞遺笑刻舟求。千年神物生風雨,百丈文光射斗牛。虎氣自騰滄海上,鵜膏重淬碧云流。當年掛樹人何在,印月重尋古渡頭。
隱枕輕潮,拂塵疏雨,幽夢似真還斷。鶯雛燕婉,依約年時,花下試翻歌扇。憔悴鬢怯春寒,慢掠輕絲,柳風如箭。甚陽臺渺邈,行云無準,楚天空遠。應喚覺、當日琴心,祗今詩思,惆悵客衣塵染。釵留股玉,襪襲鉤羅,荏苒膩寒香變。問訊多情,別后笑巧顰嬌,對誰長倩。但晚來江上,眼迷心想,越山兩點。
行年二十九,電光豈遽收。觀河生百喟,何如泛虛舟。當喜我必喜,當憂我輒憂。盡此一報形,世法隨沈浮。
洛京韞櫝起儒珍,進講忠規德日新。禁苑金絲舞垂柳,萬方已被發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