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廳紅梅三首 其三
司花一笑為誰開,知道朱幡得得來。
疎影有情當洞戶,蔫香無語墮空杯。
風生翰墨留連看,月入笙歌次第催。
來歲如今翻舊唱,五云叢里望三臺。
司花一笑為誰開,知道朱幡得得來。
疎影有情當洞戶,蔫香無語墮空杯。
風生翰墨留連看,月入笙歌次第催。
來歲如今翻舊唱,五云叢里望三臺。
掌管百花的神微笑著讓紅梅為誰而開,它知道那繪有朱鳥的旗幟一路前來。稀疏的梅影含情地映照著門洞,微蔫的花香默默落入空杯。清風中人們在筆墨間流連觀賞,月光下笙歌依次奏響催人。來年此時再唱起舊曲,在五彩祥云叢中遙望三臺星。
司花:掌管百花的神。
朱幡:繪有朱鳥的旗幟,代指官員。得得來:來得快。
疎影:稀疏的梅影。洞戶:門戶相通之處。
蔫香:微蔫的花香。
次第:依次。
五云:五彩祥云。三臺:星名,這里可能象征著高官顯位。
此詩為作者和知郡安撫在元夕賞倅廳紅梅時所作。元夕是熱鬧的節日,官員們相聚賞梅,作者在這樣的氛圍中創作此詩,可能也表達對知郡安撫的美好祝愿。
這首詩主旨圍繞元夕賞梅,突出紅梅之美和賞梅活動的熱鬧歡快。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情感積極。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雅集的創作風貌。
仙人住玉京,累劫道初成。指樹元非姓,餐松偶得名。龍噓云蓋引,虎奉岳圖迎。相待天臺路,何時返赤城。
玉室書名久,清溪得道初。赤文河上箓,鴻寶枕中書。龍吐燒丹火,鸞驂度海車。偶來華表上,終與世人疏。
何年海上客,移住緱山岑。未辨云霞色,先聞鸞鳳音。山神供石髓,童子問琴心。一謁紫皇去,仙蹤不可尋。
妒亦常情爾,長門譴太深。猶將金買賦,萬一帝回心。
擬千寸祿奉慈幃,太息廬江志每違。
寂寞黃壚終抱恨,凄涼白發更何依。
鐙昏孤幌人何在,花落空庭燕獨歸。
撫景心傷眼前事,時時雪涕為君揮。
鎮郭玉嶙峋,
松陰覆欲遍。
移我鳳庭吟,
看爾龍髯捲。
高榮誰與培,
芳黛亙不變。
本擬避秦人,
迫斯可以見。
卅年冒寵玷朝班,詔許全家返故關。善飯尚夸身手健,戀恩先悵鬢毛斑。年來衣食皆天賜,老去林泉得自閑。萬里棲霞知好在,只愁無計買青山。
秋風欲別轉流連,回首云山緩著鞭。千里桑麻彌海岱,萬家井灶息烽煙。弩駘未必知前路,樗散空教養大年。疊荷君恩猶未報,虛名敢媲況青天。
抽帆宦海覺身輕,慚愧人傳大樹名。噩夢未能忘馬革,初心且與證鷗盟。苦無奇跡酬知遇,剩有余生頌太平。笑語山東諸父老,急收刀劍事春耕。
霄路何心振羽翰,鍪兜依舊換儒冠。敝裘典盡書囊在,壯志銷除劍匣寒。十月冰霜時節改,一家雞犬去留難。真成日近長安遠,獨向浮云直北看。
皇皇大宮,
丕顯于穆。
休德昭清,
元氣回復。
芝葉蔓茂,
桂華馮翼。
孝孫假斯,
受茲介福。
紅顏翻作白頭吟,累爾離居淚滿襟。
權做花鈴護秋艷,欲捶羯鼓散春陰。
豈因麗質垂青眼,忍聽酸言冷素心。
送子還家無別語,瑤琴休鼓不平音。
綠蔬丹果薦瓢尊,
身寄城南禹會村。
連坐頻年到風月,
固應無客叩吾門。
何事天香欲吐難
百花方奉武皇歡
洛陽一貶名尤重
不媚金輪獨牡丹
諶旴二母畢從姑,
各獻蟠桃曳紫裾。
共把我公游詠處,
從頭善頌滿階除。
海日初通內苑花,分林香氣撲紅霞。層層七寶雕闌里,猶有輕煙向外家。
雪晴干鵲尚流澌,天子金輿出每遲。新粉未干朝較早,坐熏龍腦熨紅泥。
一承恩澤入蓬萊,別賜輕綃稱體裁。剪得辟邪新繭子,并房宮女斗看來。
鳳城門外踏歌聲,院院燒燈彩眊睛。宣與內家分夜直,每從花里聽交更。
我生遘末造,天戒猶未央。
連延三輔地,十歲九旱蝗。
害氣致晦蒙,妖星為欃槍。
有時雨如血,疵癘見伯強。
中原復兇饑,行者心盡傷。
城郭漸蕪塞,弱肉爭豺狼。
邊境士易驕,脫巾呼癸庚。
絲管斂且盡,國計何蒼黃。
守臣系安危,川決必有防。
涓涓不能遏,泛濫日以長。
蛾賊關西來,縱橫入畿疆。
詔紙下六郡,大義誠激昂。
我亦良家子,戴履共一王。
聞詔即自誓,肯復依舊鄉。
雄劍久掛壁,拂拭生輝光。
持此報恩去,存歿惟沙場。
甑蒸汗雨郁如珠,
雨腋清風習習俱。
浴過涼波三百斛,
才知灌頂妙醍醐。
一春苦被春相惱,及到春歸更惱人。怪底今朝輕別去,空留啼鳥伴吟聲。
空庭草長燕交飛,獨坐閑吟晝掩扉。風雨滿城花落盡,幾人閒得送春歸。
仗順繼皇業,并吞勢由己。
天命屈雄圖,誰歌大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