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四首 其十一
高人王右丞,輞川亦有樂。位居尚書省,志不異丘壑。誰言肉食鄙,而不事淡泊。辭擅大雅名,集多應制作。唐音得所宗,夫子實先覺。
高人王右丞,輞川亦有樂。位居尚書省,志不異丘壑。誰言肉食鄙,而不事淡泊。辭擅大雅名,集多應制作。唐音得所宗,夫子實先覺。
苔徑長年斷俗蹤,亦無交舊可過從。
閑憂頹墮自鉏菜,老尚怪奇惟種松。
履破背時翻著襪,詩狂見月亂撞鐘。
千年陶謝今誰似,恐有山林不易逢。
前春還閩,道傳公病。聰明忽癡,醫不識證。
石門迎見,悲喜深省。莫年客土,相依為命。
太白殘月,同光共影。吾曹恢疎,世路機穽。
身猶棄遺,奚顧墮甑。古琴絕弦,缺鐺折柄。
二子談禪,時隠幾聽。退士獻書,阿婆窺鏡。
鬼笑揶揄,人笑齒冷。少日與公,講明素定。
丹心如鐵,空橐如罄。千載意長,百年俄頃。
一死一生,遇此衰境。姜鹽鬻茶,油蔥澆餠。
喚公不應,老淚泉迸。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
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
鈴齋去歲念民饑,鬢雪凋疎帶減圍。
史冊千年循吏少,江湖萬里散人歸。
兒童不信夷齊溷,黨論嘗攻韓范非。
臨別祝公堅晚節,受恩何敢望留衣。
裊裊朱欄倚細波,綠云相對閟嵯峨。
中天車駕曾擒虜,何日樓船定入河。
霽柳午陰隨岸遠,露桃春色過墻多。
黃旗適應東南運,已辦簫鐃幾曲歌。
呵二乘,彈十地。
以強詞,奪正理。
問疾人,根到底。
語與默,都不是。
金粟如來居士身,盡大地人扶不起。
病起無情緒,池邊日幾回。
蟲聲低覆草,螺殼細生苔。
暑退蘆將變,秋殘蓼續開。
久消環繞跡,全若未嘗來。
散夏余五日,那事穩也未。
爭似長汀子,低頭打覺睡。
不管你金烏東升,玉兔西墜。
生死到來,甚處回避。
低聲低聲,墻壁有耳。
吟得詩成若等閑,為吾開盡錦囊斑。
不專瘦島元和末,要且長城大歷間。
帆入亂潮隨漲水,帽沖殘雪度危山。
從今便少春游伴,才過新正可得還。
衣冠從昔化文身,峻岳當天自有神。
秦帝刻碑三十載,越王棲甲五千人。
江連云氣分南紀,海接星河近北辰。
必竟興亡誰可料,但聞陵谷變飛塵。
昔人有意久經營,極望寒蕪遠更平。
三國旆旌群鵲散,六朝樓閣一鳩鳴。
雪消晴嶂沉孤壘,風打寒潮入廢城。
多少怨魂銷不盡,草根燒斷又還生。
郊原春過后,日日長新梢。
洗竹去蛛網,疎松留鶴巢。
云衣慵補綴,月戶自推敲。
舊種梅花樹,吾今與汝交。
十一十二,無處回避。
十四十五,充塞寰宇。
者邊那邊,或去或住。
一箭上紅心,黃金如糞土。
各呈見解,互逞機鋒。
石火莫及,電光罔通。
拋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拈起拄杖便行,亦豈匆匆。
者里著得只眼,許你親見龐公。
家傳山谷舊簪纓,志業剛豪早有聲。
二子學文能紹志,一官拜命竟辭榮。
琴齋不聽驚人語,鉞閫空留薦剡名。
借問松坡誰是主,疎梅淡月兩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