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廳紅梅三首 其二
真色生香絕世逢,煙光池面兩溶溶。
楚鄰不待施朱好,虢國翻嫌傅粉濃。
晴日曖云春照耀,溫風霽月夜舂容。
酒闌且駐紗籠看,慢破團團一壁龍。
真色生香絕世逢,煙光池面兩溶溶。
楚鄰不待施朱好,虢國翻嫌傅粉濃。
晴日曖云春照耀,溫風霽月夜舂容。
酒闌且駐紗籠看,慢破團團一壁龍。
紅梅天生麗質散發著香氣,世間難逢,煙靄與池面波光交融一片。它如同楚國鄰家女子,不施脂粉就很美,又像虢國夫人,嫌棄涂粉太濃。在晴日暖陽和彩云的照耀下,春日明媚;溫暖的風、雨后的月夜,它儀態從容。酒宴結束暫且停下紗籠觀賞,看那紅梅如團團壁上蛟龍緩緩舒展。
真色生香:指紅梅天然的顏色和香氣。
溶溶:形容水或煙氣流動的樣子。
楚鄰:典出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指楚國鄰家美女,不施粉黛就很美。
虢國:指虢國夫人,楊貴妃三姐,以不施粉黛為美,曾說“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舂容:從容不迫的樣子。
酒闌:酒宴將盡。
紗籠:用紗制成的燈籠。
慢破:慢慢開放。
此詩是詩人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廳紅梅之作。元夕即元宵節,當時詩人應是在節日期間與友人一同觀賞紅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紅梅的自然之美。其特點是善用典故,將紅梅描寫得生動形象。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細膩感知和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
吾嘗終日而思矣,曳尾涂中徙北溟。流水不言供激蕩,春山如笑欲忘形。將無同也生何懼,身既死兮神以靈。龍戰大荒漂杵血,昆池劫碎一天星。
行蹕留吳會,神州久陸沉。君王經遠志,臣子復讎心。慷慨披丹悃,褒嘉拜玉音。騎箕何太速,有識共沾襟。吳蜀蜂腰勢,荊襄控上游。群公無遠慮,天子有深憂。此事須成算,何人更熟籌。黃圖三輔近,北望不禁愁。一節方將指,千兵競力耕。江淮如富實,河洛可經營。許國忠誠切,謀身寵辱輕。空遺今日恨,公論付臺評。
前旌一幅粉書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詞人空甫里,謾留悲鶴老華亭。主張壽祿無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歸處仙龕終不遠,新墳東見海山青。
筆法沾沾失所稽,不妨帶水更拖泥。錐沙自識力中力,灰線尤宜齊不齊。絲老春蠶思帝女,情空秋月悟天倪。人間無限生機在,草綠池塘花滿溪。
朵朵紅蓮映綠池,微風吹動影參差。深閨寂寞嫌長晝,一點芳心只自知。
平生不識利名途,手足情牽到帝都。棠棣有詩方燕樂,菊花無主恐荒蕪。霜催斷雁離秦塞,潮引歸鷗入鑒湖。可奈季方留不住,秋臺目送海云孤。
春前舊雪連新雪,雨后春寒帶臘寒。殘日送年能幾許,一番風雨歲將闌。
云竅日光紅散縷,山根霧氣白浮煙。黃州地暖如春半,不道今朝臘月天。
十里山塘接虎丘,隱翁家近白蘋洲。偶來暫別延陵廟,欲去還同孺子舟。云里綵衣高捧日,雨中黃菊苦思秋。經年正有庭闈念,為酌離觴悔遠游。
朝朝感霜露,昔昔夢鄉關。何以慰親念,空悲行路難。
渾沌癡頑最可欽,窮年何苦苦求真?正如箏放殘春里,越到高巍越不明。
黑騅盤血天無光,英雄千古惟項王。垓下腰軀十圍闊,贈他斗印縣金黃。范增先生粗豪耳,嗤王白璧換天子。羞令舞劍偶成功,寧作獰龍斗孤死。馬前挾得美人同,差強昨日漢婦翁。莫愧江東舊游處,風雨雙魂歸共語。
想煞你,當初一見好至誠。想煞你,身材苗條臉兒俊。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聯吟。想煞你,叫著小名兒低聲應。想煞你,臨別前苦叮寧。這衷腸事兒略略訴,卻落得眼睜睜。眼睜睜望著燈前壁上,壁上形憐影。
紫陌遙看一縷微,籠煙曳日轉依依。不隨蛛網縈鈿盒,肯逐鶯梭上錦機。香罥落花低趁蝶,暖隨柔絮欲沾衣。無由系得東君駕,空向春風上下飛。
出城即便見青原,正在長江出處天。卻到青原望城里,樓臺些子水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