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浯溪中興碑后
三頌遺音和者希,豐容寧有刺譏辭。
絕憐元子春秋法,都寓唐家清廟詩。
歌詠當諧琴搏拊,策書自管璧瑕疵。
紛紛健筆剛題破,從此磨崖不是碑。
三頌遺音和者希,豐容寧有刺譏辭。
絕憐元子春秋法,都寓唐家清廟詩。
歌詠當諧琴搏拊,策書自管璧瑕疵。
紛紛健筆剛題破,從此磨崖不是碑。
三頌那樣的遺音唱和者稀少,內容豐腴哪有諷刺指責之辭。非常喜愛元結作史的春秋筆法,都蘊含在他為唐家所寫的清廟詩中。歌詠之事應當與琴和搏拊之樂相和諧,帝王的策書自然會管著美玉的瑕疵。眾多剛健之筆紛紛題詩刻在碑上,從此這磨崖石刻就不再是純粹的碑了。
三頌:《詩經》中有《周頌》《魯頌》《商頌》。這里指元結《大唐中興頌》有古雅遺風。
豐容:內容豐腴。
刺譏:諷刺指責。
元子:指元結,《大唐中興頌》作者。春秋法:即《春秋》筆法,文字隱晦、褒貶含于其中。
清廟詩:《詩經·周頌》有《清廟》篇,這里指元結《大唐中興頌》對唐王朝有贊美之意。
琴搏拊:琴和搏拊都是古代樂器,搏拊形如小鼓。
策書:帝王用于封土授爵、任免三公的文書。璧瑕疵:美玉的瑕疵。
磨崖:在山崖石壁上刻文,這里指浯溪中興碑。
浯溪中興碑由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記述了安史之亂及唐王朝的中興之事。后世眾多文人墨客在碑上題詩。作者看到眾多題詩破壞了碑的純粹,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社會環境可能與當時文化界對古跡題詠的風氣有關。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元結《大唐中興頌》的藝術價值和創作筆法,批評后人隨意題詩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古跡文化的態度和審美傾向。
敝廬吾亦愛
陋巷人不堪
癡兒蝸帶屋
老子繭名庵
風際游絲澹蕩春,畫橋低亞柳條新。流鶯百囀清陰里,喚起芳郊拾翠人。
晴波倒映漾柔藍,最好風光三月三。羌管一聲縈別恨,漫教吹徹望江南。
不同桃李駐顏難,一色長條春未殘。簾外子規啼不住,紛紛紅雨倚欄看。
榆莢爭春春暗歸,綠陰滿徑染苔衣。嫩煙酥雨年年事,莫趁東風作雪飛。
我騎白黿浮江來,連濤倒蹴群山開。黃河咆哮黑浪惡,一月始及歌風臺。
骨肉五年不相見,風塵欻睹吾兄面。我昔弱齡今有須,君亦蹉跎四十馀。
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擁青氈居。感君意氣與君好,流連累月開懷抱。
夜飲酣呼玉屈卮,晝游連騎金腰裊。高秋九月天氣涼,呂母冢上塵沙黃。
出騎快馬風比捷,從少年輩逐兩獐。弓弦拓作霹靂響,餓鴟飛去噭空桑。
割鮮野飲氣益壯,肯作新婦車中藏。歸去歡宴不知夕,羌樂琵琶鼓箏笛。
明河欲沒斗西斜,主人稱壽客離席。吁嗟游子如轉蓬,作客未幾行窮冬。
忽憶故鄉行樂好,黃雞正肥新篘紅。明日驪駒更東首,馬上別君但揮手。
北風觱發短后衣,蕭條中野行人稀。廣陵驛前暮潮落,京峴山頭雪片飛。
河水遙遙接江水,別淚與之誰是非。
楚山亦瘴癘,
湘水多幽靈。
高飆雷電激,
盡日霰雪零。
滌去熱惱腸,
清風自泠泠。
開遍嶺梅日長至,
霏霏寒雨飄船旗。
詩中長記送君日,
此是人天剝復時。
悠悠感卒歲,寸心胡必悲。
不如歌慷慨,庶是達者思。
光陰每困人,順受便非癡。
米鹽雖瑣雜,中饋可付之。
千金非易致,毋恨非其時。
意氣既當重,何勞感所知。
鮑叔世或有,鐘子烏可期。
避債筑臺輩,那解送窮詩。
苦戰山河血,
長留劫火悲。
千兵橫擄掠,
萬戶嘆流移。
赤野蓬頭滿,
青蕪淚眼窺。
九閽天問遠,
默默恨為誰!
仙姿孤潔甚,
不與眾芳期。
的皪臨寒澗,
凄清闖短籬。
祗愁風作惡,
最與雪相宜。
野叟心偏愛,
莓苔古怪枝。
龜常曳尾豈非樂,
鶴已鎩翎徒自傷。
造物今知不負汝,
北窗夜雨默焚香。
夢寐難忘姑射姿,春山無伴每相思。
誰將暖律翻三弄,卻遣芳魂逗一枝。
淺瀨影疏人小立,曲簾香動鳥先知。
賞疏不待花如雪,好在寒冰未解時。
獨倚樓前淚自彈。院庭花色已闌珊。傷心又聽芭蕉雨,欲夢翻成夢更難。
驚別恨,憶離顏。莫將愁緒上眉彎。封題珍重相思字,知隔千山又萬山。
平生自號愛梅人,
家住江南野水濱。
屋角暫辭千樹雪,
馬頭猶帶一枝春。
馨香事業終須在,
酸苦工夫盍少伸。
莫學君家舊處士,
西湖空老太平身。
高祖寬仁主,
哀矜信有馀。
嚴刑幾盡措,
黎庶獲安居。
舊法躬刊定,
繁文再刬除。
既平財謁路,
清白勵簪裾。
瑯玕節節粉痕香,翡翠毿毿鳳尾長。退直玉堂新月上,一簾風露晚生涼。
霓旌翠葆瑞煙浮,禁籞深嚴近素秋。如此一枝何處見,月明涼影鳳池頭。
鳳凰池上影蒼蒼,退直歸來月到床。見說立秋才兩日,不知風露已生涼。
金鼎調元贊玉宸,群公環立讓經綸。華夷一代瞻王佐,社稷三朝仗帝臣。絳闕頻年回雨露,彤墀遙夜接星辰。異時伯仲標鴻業,肯向伊周躡后塵。萬丈花光筆似椽,明時蚤歲奪青錢。垂紳迥立煙霄上,振佩長趨日月前。白發樞衡調鼎夜,丹心帷幄運籌年。平津漫詫封侯貴,赤舄勤勞四海傳。屈指蒲輪魏闕徵,蒼生翹首屬騫騰。文章八代占重起,禮樂千年待中興。西極云沙馳象馬,南溟濤浪浴鯤鵬。亦知賜杖堪扶老,未許東山日暮登。飛書遙度玉門關,鴨綠江清燧火閒。萬甲驟空玄菟壘,雙旌遙奪賀蘭山。紛紜虎帳咨良策,磊落麟臺畫壯顏。漫說平陽饒汗馬,中天一柱定誰攀。十年調鼎系遐思,霖雨親承玉陛詞。八士夜登元愷族,千官晨謁帝王師。逶迤樹色長春殿,縹緲藜光太乙祠。慚愧鈞天韶濩在,入將流水奏朱絲。冠代詞華八詠儔,中天霞色四明流。黃冠未許歸賢相,彩筆聊將和隱侯。環佩西園晴赫奕,圖書東壁暮優游。無論消渴須盤露,百尺金莖望斗牛。廿載貂裘客路難,青冥長日望鹓鸞。華軒肯挾三公貴,大廈寧忘一士寒。日月夔龍新政府,風云揚馬舊詞壇。玄亭不厭侯芭學,掃葉頻過十二欄。十年懷璧臥山堂,老逐鹽車上太行。矯首乾坤空駿骨,關心岐路半羊腸。星河暗蝕芙蓉佩,雨雪全凋薜荔裳。道是姬公勤吐握,將因詞筆獻長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