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涵虛太史請假南歸四首 其二
與君連棹謁楓宸,五見長安碧草春。今日送君江上去,自憐猶作未歸人。
與君連棹謁楓宸,五見長安碧草春。今日送君江上去,自憐猶作未歸人。
日中晴色出云端,
楚楚精神曄曄冠。
路遇故人頻告語,
承恩新拜廣文官。
落花飛絮隨風亂。輕暖輕寒,綠柳紅亭,芳草無人,凄凄江岸。
見燕剪試雛飛,蝶板尋香泛。多應春去難留,爭向天涯,殷勤遙餞。
分散。來日信傳梅,歸日風吹棟。千山云外,煙景清和,傷心水流瓜蔓。
嘆少婦曉妝樓,游子玄都觀。一樣夢繞陽關,生把多情騙。
萬松嶺上松陰亭,松陰盛夏風泠泠。老翁午睡忽驚覺,何處鳥啼三四聲。
一脈連江水氣通,時消時長與潮同。供炊來往人何限,飽后都忘造化功。
挺挺高枝勢入云,喳喳靈鵲噪聲頻。年來喜事知多少,珍重時時報主人。
裊裊垂虹跨紫霄,彩云深處路迢迢。少年倘遂男兒志,何必乘車過此橋。
紅蓮艷艷碧蓮開,風細馀香遠近來。藕大如船花十丈,結窩何必問蓬萊。
烏宦名園古所聞,古人佳致屬今人。一林風月年年在,吟弄依然只縉紳。
萬個蕭森一徑遙,逼人清氣日飄飄。瘦藤短帽閑來往,立聽微風奏鳳韶。
云影天光一鑒開,墨波微動曉風來。細看洗硯魚吞句,知是青山老駿才。
日入燭代明,軒窗映琉璃。
交光羅幻影,鏡鏡無成虧。
背舍有闇虛,眾芳斂暝姿。
微風定香過,未見心先知。
視聽各有程,晦明亦有宜。
喟然念蘧生,過闕停車時。
負杖立廣階,西南望參旗。
出門視路人,各有幽求思。
摸象盲女愁,煎膏智者悲。
清鐘鏗寺遠,悟了終何之。
戒井銅龍漏水平,玉輪初滿物華清。
光連南極星輝正,影泛中天帝宇明。
風來蘋末披輕霧,香濕蘭叢浥零露。
絳河橫度燦云章,靈鵲群飛繞宮樹。
法久照兮慶昌時,樂芳宴兮忘疲。
敷睿文兮玩澄景,當嚴更兮漸永。
九門秘邃敞堯宸,靄靄金波矚目頻。
進牘豈能抽鄙思,賡歌深愧預朝倫。
半壁縱橫遍虎豺,北來音耗聽多乖。
螳螂詎信能當轂,虺蜴無端起禍階。
嚼齒空存吞賊氣,拊膺難遂報君懷。
可憐數郡遭荼毒,血肉為泥骨作柴。
無言應是獨登樓,渺渺鄉思苦未休。
憎命文章千古淚,殢人花鳥一春愁。
鐙昏斷漏來清夢,月落文梁影白頭。
乍可佳辰憐百五,詩魂猶戀舊同游。
道室生虛白,仙經寫硬黃。
晨杯擎石髓,夜幾照松肪。
眼力新生犢,心源百鍊鋼。
何當登日觀,萬里看扶桑。
客有過蘭若,交情似竹林。野花無可落,村酒不宜斟。又得清新句,如聞謦欬音。南坡盟好在,為問幾時尋。
鶯啼花落后,芳草綠陰初。良會日不足,清談風有馀。饑餐聊當肉,懶出坐無車。勿以貧兼病,相過跡也疏。
撫劍悲行役,看山計去程。
雁飛滄海月,客問豫章城。
樹色蒼煙出,秋聲畫角生。
關河不可望,千里若為情。
造化泄元秘,河洛圖書出。
龜龍亦何心,以靈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經國。
三圣受心印,執中數語畢。
詁學長枝蔓,往往膠陳跡。
偉哉千載下,元公指無極。
先生自是吾所敬,
況復曾蒙點化馀。
筆妙共推三昧手,
尚書安得不中書。
秋色在村外,柴門久汨沒。
丘壑云無窮,半晴山雨歇。
木葉填風煙,雁底見微月。
寒蕪砧杵疏,草蟲因問發。
一角斜陽在酒旗,馬因長路覺行遲。
云光白到天垂處,野色青如雨過時。
簫鼓東風人賽社,胭脂北地客留詩。
潁川遺跡猶存否,我欲披苔讀舊碑。
鶴傳滄海信,僧和白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