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六首 其三
水繚山回深復深,白云茅屋住溪陰。溪南十畝堪耕種,何必囊中季子金?
水繚山回深復深,白云茅屋住溪陰。溪南十畝堪耕種,何必囊中季子金?
予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
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
復聞嚴陵瀨,乃在茲湍路。
疊障數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氳,別流亂奔注。
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
猿飲石下潭,鳥還日邊樹。
觀奇恨來晚,倚棹惜將暮。
揮手弄潺湲,從茲洗塵慮。
君不見巫山神女作行云,
霏紅遝翠曉氛氳。
嬋娟流入楚王夢,
倏忽還隨零雨分。
空中飛去復飛來,
五色憐鳳雛,南飛適鷓鴣。
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與斥鷃,決起但槍榆。
東旭早光芒,渚禽已驚聒。
臥聞漁浦口,橈聲暗相撥。
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飲水畏驚猿,祭魚時見獺。
舟行自無悶,況值晴景豁。
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
曠野莽茫茫,鄉山在何處。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蔓草蔽極野,蘭芝結孤根。
眾音何其繁,伯牙獨不喧。
當時高深意,舉世無能分。
鐘期一見知,山水千秋聞。
爾其保靜節,薄俗徒云云。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客舟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青樓曉日珠簾映,
紅粉春妝寶鏡催。
已厭交歡憐枕席,
更道明朝不當作,
相期共斗管弦來。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夫婿久離別,青樓空望歸。
妝成卷簾坐,愁思懶縫衣。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
空床難獨守,誰為報金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