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謠二首 其二
七十二灣,七十二灣,山放船酌酒行且看。大山崢嶸小山突,四面獻秀應接不暇如飛蟠。越天竺,吳靈巖,未可駕擬窺高寒。請君試問奇男子,壯游萬里何苦不一來興安。
七十二灣,七十二灣,山放船酌酒行且看。大山崢嶸小山突,四面獻秀應接不暇如飛蟠。越天竺,吳靈巖,未可駕擬窺高寒。請君試問奇男子,壯游萬里何苦不一來興安。
慶云呈瑞為明時,演暢絲綸在紫微。
鑾殿對時親舜日,隔座銀屏看是設,一門清貴古今稀。
都城分別后,海嶠夢魂迷。
吟興疏煙月,邊情起鼓鼙。
戍旗風飐小,營柳霧籠低。
草檄無余刃,難將阮瑀齊。
每恨多流落,吾徒不易親。
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
小檻山當面,閑階柳拂塵。
何時卜西上,明月桂枝新。
官資清貴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
金殿日開親鳳扆,獻替頻陳忠譽播,鵬霄萬里展雄飛。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
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
靖節門遙對,庾公樓俯臨。
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
峭拔推雙劍,清虛數二林。
白蓮池宛在,翠輦事難尋。
天近星河冷,龍歸洞穴深。
谷春攢錦繡,石潤疊瓊琳。
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遠,云出幾州陰。
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仙桂從攀后,人間播大名。飛騰諧素志,霄漢是前程。
持憲威聲振,司言品秩清。簾開春酒醒,月上草麻成。
丹陛凌晨對,青云逐步生。照人裴玉瑩,鑒物憲陂明。
下直無他事,閑游恣逸情。林僧開戶接,溪叟掃苔迎。
煮茗山房冷,垂綸野艇輕。神清宜放曠,詩苦益縱橫。
余刃時皆仰,嘉謀眾佇行。四方觀啟沃,畢竟念孤平。
千家事勝游,景物可忘憂。
水國樓臺晚,春郊煙雨收。
鷓鴣啼竹樹,杜若媚汀洲。
永巷歌聲遠,王孫會莫愁。
默默誰知我,裴回野水邊。
詩情長若舊,吾事更無先。
芳草人稀地,殘陽雁過天。
靜思吟友外,此意復誰憐。
香塵未歇暝煙收,
城滿笙歌事勝游。
自是離人睡長早,
千家簾卷月當樓。
二月正綿綿,離情被爾牽。
四郊初過雨,萬里正鋪煙。
眷戀殘花惹,留連醉客眠。
飄香是杜若,最憶楚江邊。
疊石峨峨象翠微,
遠山魂夢便應稀。
從教蘚長添峰色,
知君創得茲幽致,
公退吟看到落暉。
誰解叩干關,音容去不還。位方尊北極,壽忽殞南山。鳳輦應難問,龍髯不可攀。千秋遺恨處,云物鎖橋山。
仙馭歸何處,蒼蒼問且難。華夷喧道德,陵壟葬衣冠。御水穿城咽,宮花泣露寒。九疑消息斷,空望白云端。
柳過春霖絮亂飛,
旅中懷抱獨凄凄。
月生淮上云初散,
拜恩為養慈親急,
愿向明朝捧紫泥。
軒車紫陌競尋春,
獨掩衡門病起身。
步月怕傷三徑蘚,
況是青云知己在,
原思生計莫憂貧。
混俗從教鬢似銀,世人無分得相親。
槎流海上波濤闊,仙家變化誰能測,只恐洪崖是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