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 其十 太常引
蓬壺閬苑景飄蕭。青玉案、紫鸞簫。五彩鳳皇毛。記曾覽、彤廷奏韶。夕陽回首,漢家陵闕,霜露滿岧峣。說著舊游遨。便想起、風流二喬。
蓬壺閬苑景飄蕭。青玉案、紫鸞簫。五彩鳳皇毛。記曾覽、彤廷奏韶。夕陽回首,漢家陵闕,霜露滿岧峣。說著舊游遨。便想起、風流二喬。
日高丈五尚酣眠,心下無愁不管天。
野蔌山肴酬白醑,乾柴凈米煮清泉。
不須求仕如藏用,且自烹茶學玉川。
時策短筇松竹下,清閒便是地行仙。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惜哉天不慭,無復見川增。
家有春秋學,淵源更得師。風高蓋公舍,淚落蔡邕碑。官早終難進,才全竟弗施。遺編屬賢子,孝謹不應衰。
伊昔為君御,儒流賴主盟。執經容后進,傾蓋若平生。坐見埋黃壤,空勞望赤城。友朋相與泣,反袂不勝情。
電輪飆起,看長空、杯酒放愁何地。汝自魚龍工變化,我已鬢星星矣。幽恨難埋,才名多誤,大夢真兒戲。青山如笑,狂歌飛上天際。
那得無限風流,舞裙游屐,蹴踏繁華碎。百萬香鬟齊下拜,一別可堪重記。慘極人寰,劫馀身世,孰灑傷離淚。未須魂斷,十年霜刃初試。
簾前露色垂空白,屋底鏡光擦慘黑。
三更窗外發古梅,瘦步行來月華直。
寒雅窺人爭一枝,卻視人影何參差。
雛顏小妹愁不知,處姊十五應相思。
此公佞佛久無靈,妖夢迷茫死未醒。
誰為練兒編本紀,年年祇載老人星。
扶下七香車,
釵頭玉燕斜。
明知郎秉燭,
故看膽瓶花。
陌上花開照板扉,
鴛湖水漲綠波肥。
班騅雪后遲遲上,
油壁風前緩緩歸。
香壚峰上少香煙,雞犬時聞村舍邊。盡說群仙留藥在,玉隆宮里夜燈懸。
愁絕山中酒肆稀,獨馀青筍路邊肥。石橋鳴水孤村晚,花落春殘雨氣微。
赤江春雨不曾收,流水涓涓度客愁。恨殺小舟無覓處,頓令飛夢碧江頭。
懶執歸途酒一卮,馬蹄忙處意偏遲。芒鞋已負西山約,何日匡廬識面時。
釣竿何修修,施于東海頭。巨鱗如山岳,乘風渡洪流。島嶼深闊不可以垂鉤。沄濤蕩激不可以方舟。吁嗟乎,奈之何。
或謂夜光之珠,潛于靈蛇。珊瑚木難,照耀金沙。聳身濡首,珍寶盈車。失身不測,徒虛誇吁。嗟乎奈之何
若木生海東,丹水發其榮。群真上下驂鸞龍。千年如旦夕,至樂無終窮。吾欲遇之將奚從。吁嗟乎,奈之何。
今之作者競炎炎,偽體新辭日就纖。聲不歸情何所本,大而能則獨君兼。
經時宋室雙文正,變論開皇一仲淹。自愧談心初執手,驪歌率爾向鴻漸。
明文郁郁大經垂,群杰相雄復自師。舉世言風因失雅,何人述史乃徵詩。
東西舊識蘭臺賦,南北新瞻學士儀。此去六朝金粉地,再三終始問興衰。
金剛臺小一鴟夷,
大蘇大陽如酒卮。
劉郎字字白云氣,
猶嚼黃花把劍吹。
東風開遍滿城花,
車馬遨游日未斜。
惟有草玄人寂莫,
綠苔門巷似山家。
情癡幸挽香魂住。別七載、一朝重遇。
詞人得近免泥涂,問舊夢還如故。
惱煞封姨生來妒。難都把、錦幃深護。
殘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處。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
桃李香銷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
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
及見開元盛,曾聞正始音。雕蟲徒壯歲,冠鹖豈初心。論事風生席,疏恩帶錫金。精神空滿腹,愁絕病沈沈。
富盛俄遭變,艱難卻起家。田園新活計,詩禮舊生涯。仙桂應傳秀,庭蘭更茁芽。真歸了無恨,超徹妙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