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雜詠五首 其一
揮袖謝人間,一窗如海寬。
鹿麛為老伴,松屑當朝餐。
自悟達生理,盡容非意干。
卻嫌孤寂甚,支灶學燒丹。
揮袖謝人間,一窗如海寬。
鹿麛為老伴,松屑當朝餐。
自悟達生理,盡容非意干。
卻嫌孤寂甚,支灶學燒丹。
揮一揮衣袖與人間作別,一扇窗的視野竟如大海般寬廣。把小鹿當作親密的伙伴,以松屑作為早晨的飯食。自己領悟通達了生命的道理,完全能容忍那些不合理的冒犯。卻又嫌生活太過孤寂,于是支起爐灶學習燒煉丹藥。
麛(mí):幼鹿。
達生理:通達生命的道理。
非意干:不合理的冒犯。
燒丹:道教徒用朱砂等物燒煉丹藥,認為服之可以延年益壽或成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塵世紛擾后,渴望回歸自然、尋求內心寧靜。在隱居生活中,雖有自在豁達,但也難免會感到孤寂,從而有了學燒丹的舉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孤寂心境。其特點是情感豐富且有轉折,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對精神解脫的探索。
投荒知幾載,拜闕始逾年。正喜經幃設,俄驚客館捐。病妻嗟失倚,弱息嘆誰憐。重聽山陽笛,含悽徹九泉。
葛帳張蘭室,佳人素手成。晚風云影亂,月色上床輕。密極難藏夢,垂時無限情。十年幽恨事,展轉不瞞卿。
披熱達許方,山巔青漫漫。野黃麥初割,畦綠蔬才灌。春籬苘葉深,巷樹春花亂。煙長見新冶,風遠聞清鍛。濯衣女在溪,販鐵人棲館。墻危壘破石,路黑沾遺炭。山云頃刻雨,沙地須臾暵。鐸鳴駕犢耕,罩密防雞散。繰馀殘繭掛,釣罷么絲貫。沽酒有客賒,鬻李何人喚。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歷險小車多,逢人黯衣半。縣遠肉難求,山近寇可逭。何當卜隱居,尋我杖藜伴。
彭蠡通南北,開篷見萬艘。雪消山翠重,水落石痕高。吳楚風煙闊,江湖歲月勞。往來吟思苦,贏得鬢刁騷。
東南名勝地,獨見謝公樓。列嶂平軒出,雙溪繞廓流。易耨農忘倦,深藏俗厭浮。衣冠傳五季,到此未曾休。
蘆荻搖風,人眸噙淚,兩廂皆是離傷。縱離詞背熟,此刻還忘。是怕吟來客去,八百里、生死茫茫。思來苦,熬干夜燭,盼落園桑。惶惶。挽君一袖,渾不舍移舟,九轉愁腸。剪比肩青發,綰到他鄉。君切前盟呵手,多念我、獨守西廂。君行也,汀洲獨鷗,伴我彷徨。
正月蟛蜞出,雌雄總有膏。絕甘全在殼,雖小亦持螯。捕取從沙坦,傾將入酒糟。野夫貪價賤,日夕下醇醪。
隨處攜鳩杖,狂時倒鹖冠。晚山當座出,風竹滿樓寒。獨酌世情遠,長歌春事殘。不知桃李發,白首幾回看。
風檐淅淅褪新青,書展殘燈翳復明。讀罷離騷還獨坐,此時此夜若為情。悶來掩卷已三更,風露涓涓月滿庭。閒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歸來閉戶還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蔌蔌墮松花。
揮霍變三有,恍惚隨六塵。蘭園種五果,雕案出八珍。對見不可信,熟視事非真。空生四岳想,徒勞七識神。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
回首望西陵,隔別入南浦。縹緲孤云自往來,寂寞歸時路。蓼渚小鴻飛,夢斷風吹雨。江外峰青似劍,難割愁腸去。
亭名燕喜經品題,至今增重湟川地。
直上高峰頂,靈山一覆丘。煙中盤鷙鳥,天際辨孤舟。落日秋無極,同人我獨愁。因之念重九,風雨不登樓。
先生舊是瀛洲客,文藻風流第一人。華月玉堂仙署冷,西風遼海鬢毛新。文園最憶相如賦,茅屋誰憐杜老貧。圣世云衢需俊彥,肯令漂泊暮江濱。濟濟群賢圣度寬,憐君何事戴南冠。清時文物為儒貴,晚歲關山行路難。丹鳳五門春日麗,玄菟萬里海風寒。蒲車早晚徵耆舊,莫作長沙謫宦看。
白云仙跡紀瑯函,三體丹書寶翠嵐。欲問仕涂今捷徑,不須高價借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