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發
暮境侵尋歲月遒,齒搖發脫又經秋。
此身要是歸衰謝,外物何須更固留。
皂白從來憎了了,登臨且復送悠悠。
嗣宗痛飲圖南睡,萬事輸君此一籌。
暮境侵尋歲月遒,齒搖發脫又經秋。
此身要是歸衰謝,外物何須更固留。
皂白從來憎了了,登臨且復送悠悠。
嗣宗痛飲圖南睡,萬事輸君此一籌。
晚年時光漸漸來臨,歲月過得飛快,牙齒松動頭發脫落又過了一個秋天。如果這身體注定要走向衰老消亡,身外之物又何必再執意挽留。是非黑白向來就討厭太清楚明白,不妨去登高望遠,讓思緒悠悠飄散。阮籍痛飲美酒、莊周南窗而臥,在對待萬事上,我比他們可差了一籌。
暮境:晚年。侵尋:漸進。歲月遒:歲月過得快。遒,迫近、急促。
衰謝:衰老消亡。
皂白:黑白,比喻是非。了了:清楚明白。
登臨:登山臨水,指游覽。悠悠:形容思緒、時間等悠長。
嗣宗:阮籍,字嗣宗,魏晉時期詩人,常以飲酒避世。圖南睡:出自《莊子·逍遙游》中“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這里可能借指像莊子一樣逍遙自在的生活。
此詩可能是詩人晚年所作。人到暮年,身體機能衰退,面對時光流逝,詩人感慨萬千。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一些復雜的情況,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超脫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晚年衰老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看淡身外之物,向往超脫。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心境。
嚴城旌旆拂招搖,大野烽煙一戰消。塞上新歸宛騕裊,軍中獨數漢嫖姚。天閑恩錫五花馬,記室家傳七葉貂。共說陳琳工草檄,可能有意向漁樵。
眼前裊娜絲絲碧,望里朦朧簇簇煙。舉盞勸君多俊賞,等閑容易又飛綿。
官上依然四壁空,訟庭人寂每從容。看家不為穿窬計,老去登臨分外慵。
一官知久厭,何事復泥途。自長朱門傲,誰憐白雪孤。百錢行處有,雙屐倦來扶。況是春山里,村村聞鷓鴣。
去歲中元節,朝陵百職同。嚴趨神路左,遙拜孝園東。龍虎瞻王氣,乾坤仰帝功。未回衡岳駕,空墮鼎湖弓。啟兆龜圖順,編年鳳歷終。玉衣陳畫幄,寶瑟閟玄宮。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病居逢此日,長望五云中。
無情歲月隙駒過,白發頻催奈爾何。躍冶黃金須百煉,倚天長劍用霜磨。萬頃淵源休蠡測,千條岐路喪羊多。天孫下手斯成錦,莫斷機頭懶擲梭。
姑射仙人愛淡妝,淩波小立縞衣涼。百花到此皆無色,雨過風微自在香。
納涼林下藉蒼苔,幽徑無人花自開。始信無聊非獨我,蜻蜓飛去復飛來。
濛濛細雨暗新潮,路濕春泥冷灞橋。豈為滴殘香蕊薄,都緣寒滑馬蹄驕。黃村風雪昨堪望,浴日煙波晚更招。暫隨海鳥遲花信,乘興還來未寂寥。
年來不見孫明復,布褐綸巾何處山。長日著書元自得,早時譚劍有馀閒。吳門霅水風塵上,麟閣云臺天地間。未返初衣重憶女,釣竿何日共潺湲。
到處梅花照眼新,縱橫變態似傷春。冰霜節操元非俗,鐵石心腸亦可親。縱使六花多一出,也先百卉幾分春。海棠雖美終難倡,誰使明皇比太真。
秋天擬文學,秋水擅莊蒙。草濕蒹葭露,波卷洞庭風。便坐翻桑葉,長坂歇蘭叢。檐喧猶有燕,陂靜未來鴻。蟬噪聞疑斷,池清映似空。劉安悲落木,曹植嘆征蓬。重明豈凝滯,無累在淵沖。隨時四序合,應物五情同。發言形惻隱,睿作挺神功。下材均朽木,何以慕凋蟲。
漢恩列土育如春,留得芳名遠到今。幾換人民此城郭,四圍阛阓有山林。見長安日存吾敬,望大行云契彼心。忠孝永貽千載后,絕勝易水筑黃金。羽旄鐘鼓舊曾游,溝葉宮花跡尚留。耆老遺開秦雍土,登臨偉觀楚湘州。月明故國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極目長天詩不盡,西風吹雁使人愁。
仁鳥呈祥特賜觀,玉階抃舞集千官。霜毫一色逾瑤鶴,玉羽雙明掩素鸞。五夜崇光生絳闕,清晨喜氣溢朝端。吾皇福壽同天地,仰祝鴻圖萬世安。
西北多浮云,搖曳過城闕。遠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月色正朦朧,天風仍觱發。歸道嘆悠長,常恐芳華歇。芳華念故園,春草憶王孫。高屏橫翠嶂,遠樹澹孤村。漱石厲其齒,枕流滌煩喧。故人音信杳,誰共對清言。清言懷彼美,室遠心則邇。一為蒙莊生,一為歐冶子。利器既鮮儔,逍遙托萬里。同志不同歸,相思付蘭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