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谷驛
誰處江東鄭老家,自鋤谷口種煙霞。遠山三月多歸思,晴日東窗見杏花。
誰處江東鄭老家,自鋤谷口種煙霞。遠山三月多歸思,晴日東窗見杏花。
枝頭忽見首驚回,墻柳猶青菊未開。應為主人歸太晚,故將春色點池臺。
黯黯輕寒淡淡陰,游人便覺減行春。春風也解嫌蕭索,自送鞦韆不要人。
兼旬風雨氣寒涼,院落幽深草木長。卻喜今年多夏果,碧苞丹實滿林香。欲賞秋花色已涼,碧云散盡楚天長。姮娥舊種無多樹,何故人間有此香。
枯荷殘蓼滿秋池,長日思歸未有期。一笛喚愁霜落后,雙砧敲夢月明時。老惟防病勤收藥,貧欲謀生懶作詩。莫怪羈人頭易白,他鄉歲晚倍堪悲。
令子能書逼右軍,新詩妙墨總超群。明朝又向江頭別,遙望文星隔五云。
先世勛名舊,逃禪德業稱。弟兄雙白璧,風雨一青燈。樓閣華云結,虛空塔影層。不慚甘露滅,曾許傳高僧。
歷肇羲和紀,云從太史書。寒威盡凜冽,陽晷漸舒徐。消息存元氣,行藏問太虛。茫茫千歲測,坐致欲何如。
殘書且罷讀,兀坐夕陽軒。睡去入松影,醒來通鳥言。身閑衰老骨,事少暮冬村。忽作窗前雨,蒼蒼云氣屯。
奴拾枯枝給早炊,鐺中風味此奴知。春風解憶江門否,正是江門蜆賤時。
風條無葉自蕭騷,玉立修篁不受凋。咫尺蓬瀛橫雪觀,依稀絲竹度云韶。天憐人老悲雙鬢,官似僧閑占一寮。日日杖藜摩飽腹,未知何以答清朝。
黃果奴千樹,青山界一條。靜垂吳女練,急卷浙江潮。幽谷晴噴雪,曾陰晝聽梟。蠻煙封絕域,殊勝在三苗。
春氣趁時動,野藠香微揚。蕩漾滿山谷,萬物得之昌。搖搖亦共至,十八少年郎。摘此山野色,付以白墮觴。擱杯能幾日,兒女忽成行。我況萬里歸,顏色橫秋霜。唯有藠頭綠,不減故時妝。置囊急來就,稚子呼相將。返頸捉其臂,頭額及胸膛。熙熙尚能識,撫我鬢髯蒼。誰復顧藠色,自向春風長。來年各白發,相期屋一廂。小靠云溪嶺,前對野荷塘。暮冬出數椅,略仰依頹墻。眼角眵有物,顱頂亮有陽。百品孰能飼,相視豁牙床。唯存孤舌在,共說藠頭香。
故人書札到寒溫,病起蓬蒿正滿門。彭澤妻孥相對老,淮南賓客自言尊。頌成濁酒深知德,投罷明珠始見恩。莫為尋常招隱士,山中轉復念王孫。
奧室乃環堵,窗戶何由施。一瓦覆蠡甲,天光常下垂。
為是重陽合有詩,一枝先遣報君知。臨風有恨無人會,恰值淵明止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