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七十日
一病七十日,共疑無復生。
堤全河漸復,師濟寇將平。
縹緲香云散,颼飗藥鼎鳴。
庭前有殘菊,自笑尚關情。
一病七十日,共疑無復生。
堤全河漸復,師濟寇將平。
縹緲香云散,颼飗藥鼎鳴。
庭前有殘菊,自笑尚關情。
我生了一場病,足足七十天,大家都以為我不會再活過來。河堤修好了,河水漸漸恢復正常,軍隊成功渡河,賊寇即將被平定。那縹緲的香云漸漸消散,藥鼎在颼飗聲中作響。庭院前還有殘敗的菊花,我不禁自我嘲笑,自己還對這些事物有所牽掛。
師濟:軍隊渡河。濟,渡河。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颼飗(sōu liú):象聲詞,形容風聲或很快通過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堤全河漸復,師濟寇將平”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面臨著水患和賊寇等問題。詩人在患病七十日的艱難處境中,心系社會局勢。或許在病中聽聞局勢好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在病中及病愈過程中對自身和社會局勢的關注。其特點是將個人境遇與社會狀況相聯系,情感表達真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
從游法侶意何長,況更深云僻處藏。共喜春山有新事,小窗晴試露芽嘗。
新安文獻郡,君家獨推先。衣冠萃一門,金玉清相聯。卓哉司馬公,清白自家傳。功名三十載,持節多在邊。虎符歸把握,龍敕屢傳宣。允稱絲綸命,何慚報答年。以茲結主知,華要地頻遷。貤榮三錫命,恩霈及重泉。璀璨瑯函重,淋漓御墨鮮。感茲時展讀,珍重托瑤篇。我觀潘夫子,忠孝道兩全。勖哉圖令終,庶以企前賢。
習氣仍馀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鄉。讀書窗外千堆雪,利劍床頭一匣霜。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蘇黃。他文消遣隨兒輩,頗笑翁癡作一囊。
家家門巷月徘徊,洗凈街聲鼻觀雷。幾處狹斜和夢過,喝更人逐馬蹄來。
蒙恬制作久塵埃,今日勞君遠寄來。毫帶風霜分玉兔,管含光彩出烏臺。題詩忽有驚人句,草檄慚無倚馬才。還與墨卿同篋貯,奎光夜夜燭三臺。
清明無雨試登山,丹井西頭一扣關。石戴樓臺飛鳥外,天開圖晝白云間。桫欏樹合陰初綠,躑躅花殘色尚殷。卻喜遠公能置酒,老夫為汝一開顏。
勺藥花開尺許圍。到眼芳菲。謝客柴扉。抽簪細數蕊紛披。生小蜂兒。飛上人衣。折取和煙帶雨歸。煙也霏霏。雨也絲絲。多嬌瀲滟淚猶垂。才說楊妃。又似梅妃。
秦中幽勝地,乃在終南山。盤石負磊磊,清泉散潺潺。侃侃古君子,亹亹泉石間。圖史紛座隅,衡門晝長關。種菊飧落英,襲芳佩秋蘭。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馀歡。鳴鶴時一來,似愛孤云閒。孤云不能飛,鳴鶴遂空還。濈濈桃李艷,郁郁松柏寒。羲和駛春暉,歲晏霜露繁。感物有深儆,懷哉邈難攀。
云水飄飄物外吟。醍醐默默醉中斟。神仙活計道人心。容易肯爭三寸氣,尋常不貯一文金。清貧柔弱禍難侵。
二八妖姬淺淡妝,獨搖蘭槳水中央。湖光勝似華清水,不染人間粉黛香。
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日落山前水漲時,有人拍掌笑嘻嘻。篙師只管需把手,載過神仙不自知。
自君之出矣,云鬢愁不綰。思君如轆轤,倏忽心百轉。
顏如花,膚如雪,秋水雙眸面如月。千里相思不相見,當時卻恨輕離別。美人美人顰蛾眉,綠窗寂寂春風微。巫山夢斷君何處,化作朝云縹緲飛。
拂曙別承明,輶軒西北行。天回濁河水,山擁太原城。榆塞霜中色,蘆笳月下聲。四愁今日最,孤嘯幾時平。慷慨深酬主,艱難始募兵。良駒輕道路,壯士重功名。云斷黃花戍,風連細柳營。牙旗翻豹影,寶劍奪龍精。烽火當秋急,疆場計日清。歸來上封事,應悉九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