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北鄰韓三翁西鄰因庵主南鄰章老秀才二首 其一
韓翁生不識官府,半醉長歌老煙浦。
因師老乃學長齋,白飯青蔬自炊煮。
二君要是可喜人,未嘗一語欺其鄰。
有過無過姑置之,后生孰能如此真。
韓翁生不識官府,半醉長歌老煙浦。
因師老乃學長齋,白飯青蔬自炊煮。
二君要是可喜人,未嘗一語欺其鄰。
有過無過姑置之,后生孰能如此真。
韓翁一生都不與官府打交道,半醉著放聲高歌,在煙霧籠罩的水邊終老。因師年老后開始長期吃素,自己煮著白飯和青菜。這兩位老者真是令人喜愛的人,從未說過一句欺騙鄰居的話。他們有無過錯暫且放在一邊,后輩誰能像他們這樣真誠呢。
生:一生,一輩子。
煙浦:煙霧彌漫的水邊。
長齋:長期吃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生活時,與鄰里交往中,被韓翁、因師等老者的真誠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淳樸鄰里關系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鄰里間的真誠質樸,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反映了當時鄉村鄰里間的和諧關系,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人性和純真生活的追求。
濯纓溪流上,清心共澄澈。
人存魚自躍,人亡魚亦竭。
此意雖冥冥,可與仁者說。
遣音競誰繼,十里閑風月。
異代論交風雪寒,飄然書劍淚痕看。
樓松化石今余幾,風雨如期古所難。
對爾須眉堪共照,問他薇蕨許誰餐。
霜天片月當年白,蕭颯西風夜未殘。
物物由來根太極,等閒那得識其真。浮生三十端虛度,擾擾俱為夢里人。
貧居盡日掩柴關,黃卷青燈不敢閒。克己轉知前日妄,希賢愈覺古人難。
虛度六十五春,
曾游燕趙咸秦。
所觀后史前史,
偏憶今人古人。
漢宮胡地真天壤,
一別長門隔塞云。
莫謂琵琶慰行役,
琴心不比卓文君。
鐵匣琉璃好護持,云階月地費尋思。
溫泉水暖秋風冷,猶見鸞皇獨往時。
平生影事銷殘暝,今日摸索語苦深。
我本楚狂迷卻曲,為君哀麗發孤吟。
殘月墮江鄉,西風板屋涼。
烏啼白楊枝,樹樹有秋霜。
欹枕寒更盡,聞鐘曙色蒼。
淚痕和楚水,同是入淮長。
弱質纖姿儷素妝。水沈山麝郁幽香。
直疑姑射來天上,要惱人間傅粉郎。
簡釀酒,枕為囊。更馀風味勝糖霜。
肯如紅紫空姚冶,謾惹游蜂戲蝶忙。
去去吾將老,西風萬里長。
一尊滄海月,三尺島門霜。
龍蹻爭棲息,鮫珠竟杳茫。
何來釣鰲客,飄泊入重洋。
古陌邯鄲,輪蹄路、紅塵飛漲。恰半晌、盧生醒矣,龜茲無恙。三島神仙游戲外,百年卿相蘧廬上。嘆人間、難熟是黃粱,誰能餉。
滄海曲,桃花漾。茅店內,黃雞唱。閱今來古往,一杯新釀。蒲類海邊征伐碣,云陽市上修羅杖。笑吾儕、半本未收場,如斯狀。
輿中曉望破蕭寥,極目荒塍未插苗。
白鳥數行飛習習,青溪一道去迢迢。
山含雨意沉巖樹,水藉風威撼野橋。
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
趙氏有孤孫,信義著夙昔。
如何名家駒,誤認繭栗犢。
巖石滄洲一水涯,畫船幾夜宿蘆花。芭蕉山谷靈峰寺,龜鶴池塘梅福家。
今日豈應無白雪,當時亦未見皇華。兵廚且善為冰酒,當為公浮八月槎。
驅馬悠悠何所之,峴山南去習家池。蓮花可愛肌如雪,鷗鳥何為鬢亦絲。
一葉林頭秋到處,片云溪上雨來時。公方紫綬金章貴,可要山公白接?。
梢繭含煙,莖盤暈玉,晴闌盡日風暖。
十里豐臺,霞畦錦陌,艷說曼殊村畔。
筠籠貯碧,憐論把、春光偏賤。
添作幽人供養,依依蕙爐香掩。
婪尾乍酬倦盞。對豐容、問春深淺。
簪與翠鬟嫌重,賦情難遣。
芳譜長安數遍。剩老去、看花霧中眼。
欲寄將離,紅橋夢遠。
劍術雌雄自有神,負恩元是報恩人。
轆轤暗轉銀床曉,輘轢輕移玉宇春。
不信丹丘為有種,須知黃道即良因。
蓬山多少名仙籍,曾把云旗向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