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綬東歸十一首 其四
文獻流風百世師,華川東畔有新祠。殷勤為謝同門友,蘋藻時將薦一卮。
文獻流風百世師,華川東畔有新祠。殷勤為謝同門友,蘋藻時將薦一卮。
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
晴塔松梢見,風鐘嶺半鳴。
樵夫分道過,僧子就房迎。
竹有千竿立,塵無一點生。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須臾宮商若相賡。
妙趣不勞徽外索,泛聲不自弦上生。
小點恩怨作兒語,大點九皋聞鶴鳴。
疎數變化似有節,多是洋洋流水音。
殘瀝斷續楚天曉,余響勾引南風薰。
平生箏笛厭鄭衛,羌借古韻洗古心。
又不如齁{鼻合}北窗睡,兩耳不聽無虧成。
春至又春暮,閑心成古心。
花光隨雨薄,草色共煙深。
粉蝶稀狂影,黃鸝送好音。
余芳留不得,還共夕陽沈。
兩腋乘西風,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徑萬木森。
中有隠者居,敗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見,云滿掛壁琴。
兩鶴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應酬久頗厭,走避不可尋。
誰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曾是東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興亡。
東緣有酒登京口,西為無魚憶武昌。
非復虎臣陪殿上,空余猩鬼泣祠旁。
何年并建瑯玡廟,共對淮山草木長。
宦情隨推移,世事分限域。帝城冠蓋會,千里或咫尺。賞僚盡英賢,了事即余日。念我契闊情,招邀見懷憶。
春事日光輝,湖山好顏色。徐行失前騎,可望不可即。徜徉大堤上,徙倚長橋側。游龍?生花,意極反寥闃。
山房啟煙扉,僧話寄禪寂。同來妙人物,高論傾歷歷。朋簪忽逢會,并轡隨休適。
將軍萬金園,花竹照燕席。高情發清曠,絕??疲危陟。俯視天壤間,錦繡蒙山澤。太平豈無象,黔首何知德。
須臾碧云暮,過羽杯行疾。投林暝鴉還,隔浦燈火濕。呼車各零亂,紅燭明青壁。
良辰尚多歡,整整三分一。后會儻相從,前言未應食。
自是經帷舊諫官,諫書字字吐忠肝。
聲名尚作中朝重,事任寧辭舉世難。
廩粟未紓民瘼急,邊烽誰解上憂寬。
湖上佳處歸行樂,只恐憂時鼻轉酸。
投宿溪頭館,途長主仆饑。
濕薪難便著,惡米更須篩。
風細帆來穩,山高月上遲。
客懷正凄惻,漁笛蓼洲吹。
園林十畝余,此邦人推甲。
匝谷筼筜浄,循沼芙蓉夾。
波暖游魚樂,機忘飛鷗狎。
劇談互揮麈,曲欄憑鬭鴨。
棋仙俱自負,國手未許插。
酒膽各稱雄,觥船不留呷。
半酣索分吟,韻嚴苦才乏。
枯腸搜欲斷,險字終難壓。
閣筆視諸公,詞源羨流峽。
宜樓望芝山,淺淺平林出。
芝山望宜樓,隠隠蒼龍脊。
樓中妙景山不知,山外有山樓不宜。
老眼西風沒疆界,一時傾入囊中詩。
游目林坰信馬蹄,十來家住小橋西。
浮沉野水看晴鴈,唱和茅簷聽午雞。
菜要遮欄增舊塹,田分蔭注作新隄。
年豐米賤人人樂,農父相逢醉似泥。
溪流清到底,十頃浸秋光。
煙重山加色,風狂鴈失行。
塵埃雙老鬢,天地幾斜陽。
何處一聲笛,征人暗斷腸。
客從東南西,遺我古鏡屏。圓明絕點滓,表里無遁形。
云是舊太守,思之我為銘。吾惛不能進,何敢陳諸庭。
我聞生民初,五常具函靈。器質欠推廣,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遠何能聽。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靜如晝有夜,動若渭流涇。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熒。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五官屬宰制,萬化隨指令。
留之千百載,猶足存典刑。余心豈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書刻方欞。近者摩鏡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置之敬義堂,與世猶說鈴。
玉麟堂上共論兵,眾里逢君眼為明。
自愧腐儒寧有用,卻憐志士竟無成。
學書不作千人敵,歸計猶余一葉輕。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須垂世用詩名。
天上十分月,人間一半秋。
笙歌傳小寨,燈火認層樓。
酒怕初斟滿,碁欣未了收。
分明渾似水,只是欠雙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