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寄監中寮友
雞鳴山下橋門路,二十年中憶屢游。伴食再書新紙尾,趨庭先到舊營頭。清時有幸歸田早,白日無私照物周。千里故人高誼在,幾回風雨夢孤舟。
雞鳴山下橋門路,二十年中憶屢游。伴食再書新紙尾,趨庭先到舊營頭。清時有幸歸田早,白日無私照物周。千里故人高誼在,幾回風雨夢孤舟。
溪南有禪寺,此地古來幽。
未問三生話,先尋半日游。
山林紅樹晚,池水白蓮秋。
聊爾題詩句,安能占上流。
丹禁晴光散曉珂,欣逢六傳里中過。
新從玉殿沾莖露,暫向珠江問薜蘿。
子舍空瞻紅日遠,王程其奈白云何。
乘槎此夕浮湘去,無限離情入棹歌。
白云高覺四山低,中有源泉注百溪。
洗耳澗邊清徹骨,振衣崗上凈無泥。
談間適意言何盡,天際輕陰日未西。
屐穩路平行易易,免教前路鷓鴣啼。
暑往寒來疾似梭,閑中歲月易蹉跎。
蘭生幽谷人知少,驥伏空槽我慨多。
佳句離情傳紙筆,素懷英氣壯山河。
從來豪杰成名晚,歸向蕓窗再琢磨。
六日龍華兩度游,陸行騎馬水行舟。
風云塔院松將暝,煙火村家麥已秋。
病到靜馀初減藥,望窮天際更登樓。
桑榆苦愛清江曲,常愧山僧半日留。
春可樂兮樂東作之良時。嘉新田之啟萊。悅中疇之發菑。桑冉冉以奮條。麥遂遂以揚秀。澤苗翳渚。原卉耀阜。
春可樂兮樂崇陸之可娛。登夷岡以回眺。超矯駕乎山隅。
春可樂兮綴雜華以為蓋。集繁蕤以飾裳。散風衣之馥氣。納戢懷之潛芳。鸚交交以弄音。翠翾翾以輕翔。
招君子以偕樂。攜叔人以微行。援若流之綠芰。進櫻桃于玉盤。
舍館曾留宿,園林今更過。
米嫌秋熟少,苗嘆雨傷多。
寄遠書應達,移居事若何。
秋風涼冷后,有待碧山阿。
晚臨湘浦,憶鮫人、曾許淚珠綃帕。
盥掬空明和月待,宮鎖水晶深夜。
躍璧初圓,浮金不定,敵眼寒光射。
水心龍鏡,喜來翻不成把。
最恨對面姮娥,舞霓裳掌上
記向秦淮水。問何人、小樓吹笛,勸人愁死。
雨縐嵐皴多偃蹇,我與蔣山相似。白下柳、又添憔悴。
卻到江山奇絕處,遇雙鬟、都唱袁才子。情至者、竟如此。
羅衫團扇傳名字,比風流淮南書記,蘇州刺史。
常聽東華古人說,腸斷江南花底。何苦較、天都人世。
樓閣虛無平等看,謫塵寰、終是神仙耳。花落恨、莫提起。
事業無媒祗漫勞,平生于世一牛毛。三年萬里看飛雪,不向人前愧缊袍。
飄泊天涯不系舟,又還窮臘動離愁。軒裳瑣瑣知何者,直自時平未肯休。
名園八月秋花時,靜院日暖飛游絲。
公方供奉宴桃李,我亦逆旅同京師。
嘉客詩成律愈細,蹇予緣薄來何遲。
定應不謝龍門客,百遍過從豈斁思。
中庭不踰畝,百草何荒蕪。
綠葉間紫莖,薰蕕互相渝。
所憐薄筋力,豈愛不埽除。
賢者曾蒿萊,吾徒亦何如。
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難圖。
下床值蛇蟒,依隱行郁紆。
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膚。
古人遺我言,芳蘭戒必鋤。
努力蔑小惠,作詩感躊躇。
不帆不櫓自能行,但聽雙輪發水聲。一榻酣眠猶未醒,舟人說已到南京。
昨由鵝鼻挽征衣,夜過金焦燕子磯。今早石頭城上望,半千里路疾如飛。
與君莫放酒杯空,是事無過一笑中。
袞袞細看誰眼白,休休贏得自顏紅。
世間爵服無歸客,天下漁蓑有釣翁。
飲罷不知今古異,酣然而睡且相同。
山匝濃云水匝天,
秋容黯淡荻花邊。
瀟湘八景誰收去,
留下波心小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