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有述二首 其二
為國恃久安,變起最莫測。
釋楚為外懼,此實計之得。
吾儕學養生,事事當自克。
老無聲色娛,戒懼在飲食。
要須銘盤盂,下箸如對敵。
為國恃久安,變起最莫測。
釋楚為外懼,此實計之得。
吾儕學養生,事事當自克。
老無聲色娛,戒懼在飲食。
要須銘盤盂,下箸如對敵。
國家依靠長久的安定,但變故發生最難以預測。放下對楚國的擔憂作為外部的警戒,這實際上是正確的策略。我們這些人學習養生之道,事事應當自我克制。年老了沒有聲色的娛樂,要在飲食方面有所戒懼。應該把養生之道銘記在器物上,下筷子吃飯就像面對敵人一樣謹慎。
恃:依靠。
釋楚:放下對楚國的擔憂,這里可能是用典,泛指放下外部威脅的顧慮。
吾儕:我們這些人。
自克:自我克制。
銘盤盂:把話語或道理刻在盤盂等器物上,以便時刻提醒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國家可能處于表面安定但潛在危機四伏的狀態,詩人年老體衰,在病中思考國家和個人的問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主旨是告誡人們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有憂患意識,謹慎行事。特點是將家國大事與個人養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
高館臨澄陂,
曠然蕩心目。
淡蕩動云天,
玲瓏映墟曲。
鵲巢結空林,
雉雊響幽谷。
應接無閑暇,
徘徊以躑躅。
紆組上春堤,
側弁倚喬木。
弦望忽已晦,
后期洲應綠。
馬耳峰頭食蜜甜,
長干花瓣又重拈。
共經劫火三禪樂,
分取曹源兩地沾。
傘嶺杖頭風日朗,
天山衲底雪霜嚴。
不禁鐘盡懷方切,
寒雁無聲月一簾。
笑殺南園老
秦淮醉幾秋
歸來無一語
酣劍看吾鉤
門深睡覺三竿雨,
水煖聽殘幾個蛙。
隔坐紅塵成萬里,
爭教紅葉問黃花。
閘住亭前綠半篙,
泉中白兔眇秋毫。
庾樓自是當年好,
番襪工夫合反騷。
出網雙魚帶笑看
不忘老禿佐加餐
深慚亦飽姜侯德
罷向靈巖斬釣竿
十載相思隔帝州
天涯此日復離愁
湖明返照吳山暮
楓落寒潮越海秋
流涕賈生空上策
懷鄉王粲謾登樓
茫茫水國銷魂地
萬里煙波一葉舟
誤將圓月比襟期,
圓缺惟應月自知。
君道清光原不減,
照來蟾影有參差。
波遠水,起涼風。
寥戾秋聞砧杵中。
人去玉關音信減,月明還覺九州同。
蓮開陸地,
海涌鰲山。
不知今夕是何夕,
山林城市約同看。
飛越三千里,南來試釣竿。
流云添意趣,分雨及荒蠻。
火未連根熄,人多隔岸觀。
天風有余韻,不肯動波瀾。
執經師席下,于我是庚兄。袖手塵中老,灰心世上名。杖藜行竟日,杯酒度平生。終始交情在,無人解索銘。
住處雖鄰曲,多慚寂寂居。間能馳手帖,時致以肩輿。我嘆年相若,君衰日漸疏。人間夢先破,周蝶果何如。
欲憑詩句寄西風,
吟到宵深語未工。
月色如銀庭樹冷,
一絲和露墜青蟲。
轉瞬光陰五十過,
羞將白發慰蹉跎。
咸、同人物銷磨盡,
歐、亞風潮變幻多!
夢寐昨宵飛黑海,
澄清何日問黃河?
離憂萬緒無從說,
拔劍橫天斫地歌。
谫谫群情便,峣峣俗眼驚。
此身無利鈍,于國要忠誠。
得力平生學,求仁死后名。
登門非雅素,持論略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