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示諸稚
流年去不還,老狀來無那。雖甚顏原貧,尚勝夷齊餓。
再歸又六年,疲馬欣解馱。姑幸箠轡空,敢復希豆莝。
好山懶出游,敗屋得偃臥。饑能儲粟盎,病亦有藥裹。
酒蟻溢皤罌,茗雪落小?。香火失惰偷,編簡謹程課。
豈惟洗幻妄,亦以起衰懦。向來名宦事,回首如棄唾。
義理開諸孫,閔閔待其大。賢愚未易知,尚冀得一個。
如其盡為農,亦未可吊賀。歸耕豈不佳,努力求寡過。
流年去不還,老狀來無那。雖甚顏原貧,尚勝夷齊餓。
再歸又六年,疲馬欣解馱。姑幸箠轡空,敢復希豆莝。
好山懶出游,敗屋得偃臥。饑能儲粟盎,病亦有藥裹。
酒蟻溢皤罌,茗雪落小?。香火失惰偷,編簡謹程課。
豈惟洗幻妄,亦以起衰懦。向來名宦事,回首如棄唾。
義理開諸孫,閔閔待其大。賢愚未易知,尚冀得一個。
如其盡為農,亦未可吊賀。歸耕豈不佳,努力求寡過。
時光流逝不再回來,衰老之態無法阻擋。雖然像顏回、原憲一樣貧困,但還勝過伯夷、叔齊餓死。再次歸來又過了六年,疲憊的馬欣喜卸下馱物。姑且慶幸不再受鞭策束縛,哪敢再奢望精飼料。懶得去游賞好山,在破屋中能安臥。饑餓時有米缸存糧,生病時有藥包裹。酒上浮著酒沫溢出大甕,茶沫落入小茶碗。虔誠地敬香禮佛不敢懈怠,認真按計劃讀書。不僅能洗去虛幻妄念,也能振奮衰頹懦弱。過去追求名宦之事,回首就像唾棄之物。用義理教導孫輩,滿懷期待他們長大。賢愚難以預知,還希望能出一個人才。如果他們都務農,也不必悲喜。歸耕難道不好嗎,努力少犯過錯就行。
流年:流逝的歲月。
無那:無奈。
顏原:顏回和原憲,都是孔子的弟子,以安貧樂道著稱。
夷齊:伯夷和叔齊,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不食周粟餓死。
箠轡:馬鞭和韁繩,比喻束縛。
豆莝:馬吃的草料。
酒蟻:酒上浮起的泡沫。
皤罌:大甕。
茗雪:茶沫。
小?:小茶碗。
編簡:書籍。
程課: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再歸又六年”推測,詩人經歷仕途波折后再次歸家多年。當時社會可能政治復雜,詩人在經歷人生起伏后,選擇回歸平淡生活,以義理教導子孫,這首詩是他此時心境的寫照。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對孫輩的期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以生活瑣事入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轉變和生活情趣。
語言平談骨清癯,誰似黃山一老徐。眼底不知人富貴,腹中惟有古詩書。平生義薄云天上,日暮家無儋石儲。試問臺人君識否,此翁元不事名譽。年過八十更精神,佚我房中自在身。檢點欺心無一發,薰涵和氣似三春。莫疑見識驚流俗,自是淵源到古人。前輩彫零公又往,哀哀令我涕沾巾。
草長迷青冢,冰消見白臺。漢兒吹角去,羌女打毬來。牙帳山山卓,雕旗處處開。諸王分六角,會獵向龍堆。
明堂攝政朝群后,四海流言孺子疑。何事召公猶不說,丹心惟有鬼神知。
雀羅門巷昔趨榮,味似餳甜忽變辛。說與侯門休謝客,朝朝暮暮看人情。
帝鄉星漸改,燕谷暖還遙。心事邀歡盡,年華賴酒銷。花枝隨起舞,月色破孤寥。聚散浮生易,難忘是此宵。
江上花飛隱釣船,羊裘百結竟誰憐!一人亡命無張儉,三戶虛聲有項燕。
不須頻悵望,且喜脫喧囂。亦有終焉意,陂南看稻苗。
十年海國厭風波,地老天荒此地過。白發幾人江上老,青山無恙越中多。社尋廬阜沙門遠,詩愛揚州水部何。要看仙家棋局散,不妨松下爛樵柯。
亭亭虛心植,冉冉繁陰布。既掩猗蘭砌,還覆莓苔路。卷舒今自知,衰榮隨所寓。默契方在茲,臨軒挹清醑。
花竹新栽費護持,來游莫折向陽枝。亦知轉眼皆荒廢,且讓閒人樂一時。
雕梁雙燕去,香徑剩新泥。忍避吹花地,能忘聽雨時。三年何限淚,二月最繁絲。悄墜裳間帶,飄搖不可持。
何處樓頭鼓角聲,夜闌無語坐中庭。長空月朗一聲鶴,腐草城荒幾點螢。簾捲落花空自惜,行藏棲鳥不須驚。家童百計供茶椀,小慧能知老子情。
慈元殿上朔風侵,講罷孤臣淚雨深。行在更無南去路,中興猶有北來心。一言竟免青衣辱,萬古終悲白壁沈。世亂經綸亦何濟,大忠祠下柏森森。
乾紅剪碎煩纖玉。相并黃金粟。漢宮素面說明妃。馬上秋風應解、著燕支。黃昏小樹堪愁絕。不比梅花月。滿天風露透肌涼。插取雙枝歸去、是誰香。
秋雨欲浮村,青螺上床腳。日出過東鄰,船頭系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