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堂芙蓉
斑簾十二卷輕碧,秋水芙蓉隔畫闌。繡扇搖風霞透影,錦袍弄月夜生寒。湘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紅云濕露盤。只恐淮南霜信早,絳紗籠燭夜深看。
斑簾十二卷輕碧,秋水芙蓉隔畫闌。繡扇搖風霞透影,錦袍弄月夜生寒。湘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紅云濕露盤。只恐淮南霜信早,絳紗籠燭夜深看。
公言牡丹盛,未覩古人詩。
品眾自爭貴,葉多方見奇。
名因他姓著,色為別根移。
華發我何感,洛陽年少時。
樹老垂纓亂,祠荒向水開。
偶人經雨踣,古屋為風摧。
野鳥棲塵坐,漁郎奠竹杯。
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
適從潁水歸,道逢西華長。
不見二十年,顏須我非曩。
君問洛陽日,舊友多泉壤。
更別如前時,應復少吾黨。
雨霽晚虹收,河堤浄如掃。
清陰拂人樹,翠色垂流草。
漢漕走王都,華言雜夷獠。
時方同馬生,野泊聊論道。
長安新雨后,九陌少行人。同輿有宋賈,游市懷隠淪。
日聞古賢哲,必與醫卜鄰。來過季主室,再拜語逡巡。
矍然悟辭貌,何為居埃塵。捧腹乃大笑,吾道非爾臻。
驥慙罷馿駟,鳳豈燕雀親。筮占聊助上,功利儻及民。
大夫與博士,登車若喪神。今我見何遯,始驗太史真。
順性誨善惡,不離義與仁。言孝諭為子,言忠諭為臣。
又得蜀嚴比,寧將日者均。京都盛龜?,坐肆如魚鱗。
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鴻冥復何慕,安得雞鶩馴。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
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
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
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吳客獨來后,楚橈歸夕曛。
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
巢鶻寧窺物,馴鷗自作群。
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云。
興盡夕陽天,言歸躍杏韉。
新陰六街樹,遠目萬家煙。
歌咽樓千尺,吟余月一弦。
花間有游妓,醉去墮金鈿。
人心本好靜,世事方擾擾。
丘壑未去時,庭中結山小。
長欲見蒼翠,何須聽猿鳥。
有志同尚平,當期婚嫁了。
季札墓傍碑,古稱尼父篆。
始沿春秋義,十字固莫淺。
磨敲任牧童,侵剝因野蘚。
嗟爾后之人,萬言書不顯。
帝告庶邦,式是典彝。
元侯顯父,戚臣宗支。
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
凡曰附城,罔爾俾之。
畜兵厚賦,靡爾得私。
毋兇而國,作福作威。
天子有命,疇敢不祗。
子孫承承,唯萬世規。
藹藹桑柘岸,喧喧雞犬村。
晚云連雨黑,秋水帶沙渾。
稍聽鄰船語,初分異土言。
雖嗟遠朋友,日喜近田園。
幾日不行圃,野草過人頭。
客怪若荒穢,誰與持鋤鉤。
雖然自薅薙,抱疴方告休。
即當秋風高,掃籜將遲游。
海魚沙玉皮,翦膾金齏釅。
遠持享佳賓,豈用飾寶劍。
予貧食幾稀,君愛則已泛。
終當飯葵藿,此味不為欠。
北峰壓城蒼,南岫緣溪綠。
誰知昔人游,尚想叢桂馥。
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
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