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其三十八
蓂莢無端換葉新,閨心客況不同春。知君未是封侯骨,費盡黃金莫怨人。
蓂莢無端換葉新,閨心客況不同春。知君未是封侯骨,費盡黃金莫怨人。
鳳池初下陟孱顏,虎寺重游啟舊關。
金鉞傳呼投釣渚,寶天輝映讀書山。
臥龍昔日曾三顧,遼鶴千年始一還。
應為蒼生須再起,草堂蘿幄詎容閑。
同載闔閭人,衣囊覆氎巾。
新煙赤岸暝,融雪太湖春。
鐘遠移齋候,香遲上定身。
當知舉如意,寶地雨花頻。
華林家聲世不渝,云仍次第秉魚須。
烏衣門大容高蓋,蝌蚪書多聚碩儒。
里巷當今為甲族,風煙從古是仙都。
豈惟一榻留徐孺,食客三千兼鲙鱸。
亭在江干寺,清涼更翠微。
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絕境長難得,浮生不擬歸。
旅懷何計是,西崦入斜暉。
三界無別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當自勤觀心。
心欲起諸惡,速滅如救然。
心欲起諸善,愛護如珍寶。
行惡雖少頃,未來受苦長。
為善向菩提,永證常樂果。
山壑氣相合,旦暮生秋陰。松門韻虛籟,錚若鳴瑤琴。
舉目群狀動,傾耳百慮沉。按部既優游,時此振衣襟。
泓澄冷泉色,寫我清曠心。飄飖白猿聲,答我雅正吟。
經臺復丹井,捫蘿常遍臨。鶴蓋青霞映,玉趾蒼苔侵。
溫顏煦槁木,真性馴幽禽。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
灑翰嶙峋壁,返駕旃檀林。回睨窣堵峰,天半千萬尋。
悲哉天寶時,帝耄政不修。寵幸尊婦人,陰極陽已柔。
外戚盛本枝,櫛比封列侯。丞相大將軍,備位甚悠悠。
天下安既久,積漸力不周。車服金玉煥,黎庶饑寒愁。
驪山溫泉宮,晝幸與夜游。一游百司備,萬費一日休。
雖能心自快,化作神稷憂。國忠恣吞噬,林甫懷奸偷。
胡雛據太原,鐘鼓無計收。黃塵滿長安,慘黷九廟羞。
唐天未使絕,返正知疾瘳。自茲游賞地,荊棘生荒秋。
舊物悉已廢,蜘蛛掛重樓。覽者咸寒心,一過三回頭。
因知帝王業,堅固宣鴻猷。豈可信嗜欲,侮弄生瘡疣。
雕墻峻宇誡,簡牘況有由。翻思黍離章,續之應可仇。
吏散門墻轉寂然,疏狂投分向生前。
苦無名位高今世,空有文章出古賢。
遺傳得誰修闕下,孤墳應祇客江邊。
池陽渺渺堪垂睫,奠罷秋枝一叫蟬。
通籍懸車不待年,彩衣歸去奉晨昏。
倚門且慰慈親望,戀闕空銜圣主恩。
天上芝泥新誥敕,海邊蕪沒舊田園。
會須引退追高躅,宦路悠悠豈足論。
兩槍未試泠泠水,五鬣長閑淅淅風。
清會幾時搔首后,病懷無復曲肱中。
寒云片段浮重??,白鳥橫斜入遠空。
一帙逍遙不能解,牛頭焚盡待支公。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觀松風數里清。
丹井有泉仙跡在,玉書藏穴禹功成。
步虛夜月千峰靜,投簡春霖萬壑盈。
述記賀知章手筆,題詩元相國聲名。
結廬野客前谿住,采術幽人絕頂行。
杉檜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壇明。
降仙臺畔看云過,射的潭邊聽鶴鳴。
樵客多聞逢異事,洞天都不遠重城。
林閑窗戶塵難到,衣上煙嵐暮自生。
不待照湖天子賜,欲將長往換浮榮。
松下中峰路,懷師日日行。
靜鐘浮野水,深寺隔春城。
閣掩茶煙晚,廊回雪溜清。
當期相就宿,詩外話無生。
欲呼云雨沃焦田,裊裊籃輿入翠煙。
萬仞孤高隨鳥道,一潭澄碧快龍眠。
浮丘黃帝真成道,漢武秦皇謾學僊。
但愿甘霖慰枯槁,豈知衰朽得神憐。
幾回山腳又江頭,繞著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無我愛,十分孤靜與伊愁。
任教月老須微見,卻為春寒得少留。
終共公言數來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齊女幽憂后,幽時興詠中。
曉寒初飲露,夕燥正含風。
翼若裁綃薄,心如鼓橐空。
貂冠如見用,清白勵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