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閑居八首 其二
川云漠漠雨冥冥,濁酒閑傾不滿瓶。
蠶簇尚寒憂繭薄,稻陂初滿喜秧青。
王師護塞方屯甲,親詔憂民已放丁。
病起自憐猶健在,不須求應少微星。
川云漠漠雨冥冥,濁酒閑傾不滿瓶。
蠶簇尚寒憂繭薄,稻陂初滿喜秧青。
王師護塞方屯甲,親詔憂民已放丁。
病起自憐猶健在,不須求應少微星。
河上云霧彌漫,細雨濛濛,我閑適地倒著濁酒,卻倒不滿一瓶。蠶簇還有些冷,我擔憂蠶繭會薄;稻田剛剛蓄滿水,看到秧苗青綠我滿心歡喜。朝廷的軍隊為守衛邊塞正屯兵駐守,皇帝親自下詔,因憂慮百姓已減免了丁稅。我病愈后自感慶幸還活著,不必去應舉求官了。
漠漠:彌漫的樣子。
冥冥:形容雨絲細密、天色昏暗。
蠶簇:供蠶作繭的用具。
稻陂:稻田。
王師:朝廷的軍隊。
屯甲:屯兵駐守。
放丁:減免丁稅。
少微星:象征處士、隱士。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朝廷有軍隊屯守邊塞,皇帝下詔憂民。詩人可能是在初夏閑居時,結合鄉村生活和國家時事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初夏閑居的生活與心境,既有對鄉村農事的關切,也有關注國家大事。其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社會現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社會的細致觀察與思考。
日華初轉萬年枝,西武樓前賜坐時。獨荷圣情親有問,敢言吾道合無為。寶爐裊裊天香細,紫閣沈沈晝漏遲。歸路鐘山才咫尺,晚涼松下賦新詩。
萬歲之山天半青,廣寒宮殿倚空晴。云生檜柏巖巒暝,日射蒲荷海水明。白玉闌深仙仗隱,綠楊橋鎖小舟橫。人間天上神飛越,恍惚霓裳第一聲。
新出燕雛不記歸,清晨捲簾到夕暉。苔痕漸于細雨長,榆莢正得斜風飛。北邊稍喜烽火息,南國卻嗔魚雁稀。賴得相期有鐘子,未應終遣壯心違。
江水一百里,南風一日程。飛華多意緒,相逐柁樓行。江水五百里,上有蘭與芷。采之遺所思,含情似江水。
牛溲馬勃隨人棄,狗茍蠅營謝不能。天載吾名坡嶺上,詔吾溪石住今生。
瘦日當中暖稍回,冷山未許瘴全開。溪光遠隔深深竹,特地穿簾入轎來。
衣冠鄉社集耆英,風月蕭然兩鬢星。祿養已應酬鼎釜,恩光終復耀泉扃。塵荒夜榻遺編暗,云滿春山宰樹青。嗣子相逢憐作客,天涯歸儗勒新銘。
水行石上,用柔破剛。涓涓成淵,蛟龍是藏。
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濕露漙漙。從今抵鵲何消玉,更有餳漿沁齒寒。
清暇臨池結草廬,鱷魚已去育嘉魚。分來丙穴真相似,投向濠梁樂自如。南浦云山增勝槩,杜陵水竹稱幽居。遐荒民物咸沾惠,偉績應歸太史書。
采苦首陽下,逾閑浮碧波。邀樽行客夢,擁楫越人歌。萬物備于我,九天成以何。南風如不竟,彼黍盡婆娑。
神女青腰寶髻鴉,獨藏云氣委飛車。夜光往往多聯璧,白小紛紛每散花。珠網纚連拘翼座,瑤池淼漫阿環家。銀為宮闕尋常見,豈即諸天守夜叉。
輕波澄徹影重重,近是桃根遠是松。寺寺面臨西子鏡,山山云掩上方鐘。和煙看去疑紗隔,潑水圖來怕墨濃。獨有勝情應任得,開囊收盡作詩供。
煙雨樓臺半草萊,采菱清調渺難追。紛紛白袷諸年少,競唱夷歌打槳來。
偶為淳樸語,即有希夷風。在世能勿忤,聊以古為同。大巧三代人,所拙辨偽工。曲哉末學士,妄擬述作功。至性茍能盡,焉得推盛隆?先師予狂狷,蓋憤失所中。于時得依歸,敢嘆吾道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