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贈別詩送彥晦先生南歸
玉帛戔戔賁野蒿,天恩浩蕩比雄濤。休誇樗散耽泉石,且竭葵忠答旆旄。騷席共留青玉案,山人先制綠荷袍。鳳臺別后空回首,五色云中日月高。
玉帛戔戔賁野蒿,天恩浩蕩比雄濤。休誇樗散耽泉石,且竭葵忠答旆旄。騷席共留青玉案,山人先制綠荷袍。鳳臺別后空回首,五色云中日月高。
隱幾青山時有無,捲簾終日對跳珠。瀑聲穿竹到深枕,雨氣逼花香半湖。剝啄惟應書遠至,宮商不斷鳥相呼。欲傳歸客沉冥意,寫寄南堂水墨圖。
野菊細瑣物,籬間私自全。徒因氣味殊,不為庖人捐。采升白玉堂,薦以黃金盤。愿若南陽守,永扶君子年。
碧紗窗下折緘封,一紙從頭徹底空。料想仙郎無別意,憶人長在不言中。
牛吒吒,蹄趵趵,枯萁嚙盡芳草綠。自晡薄夜不滿腹,擷菜作糜豆作粥。飼饑飲渴兩已足,脫纼解銜就茅屋。不愁饑腸雷轆轆,風檐獨抱牛衣宿。丁男長大牛有犢,明年添種南山曲。
百谷蕃滋,麗乎下土。聿崇明祀,垂之千古。育物惟茂,粒民斯普。報本攸宜,國章咸睹。
隔花窺半面,帶天香、吹動一天秋。嘆行云流水,寒枝夜鵲,楊柳灣頭。浪打石城風急,難系莫愁舟。未了笙歌夢,倚棹西州。重省尋春樂事,奈如今老去,鬢改花羞。指斜陽巷陌,都是舊曾游。憑寄與、采芳儔侶,且不須、容易說風流。爭得似、桃根桃葉,明月妝樓。
李氏當年著佛書,此邦猶記舊居廬。因公尋訪松生語,不識何人為守株。
菊花有信未吾欺,海國今秋亦挺奇。不怕西風如箭鏃,何愁東道撤藩籬。
燈前帽影坐來偏,妙舞清歌喜接連。星動九天低拂戶,月臨萬井淡浮煙。持杯泛白吾嗟倦,對局探鬮子合先。好客若非緣地主,款懷寧得盡交賢。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納納乾坤著此亭,細書深刻記初成。寒山落葉今可掃,獨樹畸人來與盟。茅把遮頭謀已愨,風枝動日世何驚。便須攜枕臥長夏,一任浮云流太清。
空庭白鳳舞毰毸,撲帟窺簾去卻回。柳絮似將春色到,梅梢不認月華來。輕盈舞殿三千女,縹緲飛天十二臺。定有仙人來種玉,藍田歸計少徘徊。
楚人歌紫蘭,華禁無傳久。循名意茲是,誰得明真否。天憐菊性孤,秀發秋風后。固令芳物生,聊作黃花友。
誰道巴家窘,巴家十倍鄒。池中羅水馬,庭下列蝸牛。燕麥紛無數,榆錢散不收。夜來添驟富,新月掛銀鉤。
過千巖萬壑古蓬萊,招隱竟忘還。想乾坤清氣,霏霏冉冉,卻在闌干。洞戶來時不鎖,歸水映花關。只可自怡悅,持寄應難。狂客如今何處,甚酒船去后,煙水空寒。正黃塵沒馬,林下一身閑。幾消凝、此圖誰畫,細看來、元不是終南。無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